屋顶光伏在农村遇到几道坑?
二、屋顶光伏在农村遇到几道坑?
第一道坑,农民对分布式光伏是否认同
尽管,改革开放30几年了,科学技术也逐步向农村扩散,但是农民接受能力总是滞后。这与地理环境有关,与经济条件有关,也与农民的思想状况有关……比如,一款新手机,要传播到农村,可能要等上好几年,甚至根本都传播不到。首先,农民要考虑到兜里有多少钱,这部分开销是否与购买农用产品和子女上学、看病等起冲突。其次,农民的考虑手机的实用价值,如果买了一台手机,根本没人打电话过来,也不常打电话出去,买了也等于白买。再次,农民还要考虑这个手机买来后,运行费用高不高,比如电话费一个月就要50到一百,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这样一来,一款新手机的推广就变得很困难。而对于光伏这样的高消费品来说,推广似乎更加困难。
一套分布式光伏电板,在3万左右,前面说了,一般的农民每年的收入大约在8千左右徘徊。要想买一台光伏电板,至少要3年的收入。除非,他们不吃不喝,不送子女上学,不生病看病,不购买新的农产品,不婚丧嫁娶等等。因此,经济收入是制约其购买高价产品的重要原因。要想说服农民买一套光伏发电设备,起码的需要有某些优惠
政策和扶持项目,以及可以让农民下血本买的理由。事实上,国家和企业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相当大的。
第二道坑,地方保护势力成拦路虎
许多地方政府不愿意推广分布式光伏电站,原因很简单,首先是政府财政支出
问题,以及许多政府想从企业等手中捞点油水,而设置许多高门槛。另一方面是传统
电力和电网成为拦路虎,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网存在报装申请环节较多、时间较长,并网接入意见设计不够科学,接入成本较高等问题。很显然,光伏发电触及到了地方政府和电网某些神经,使得分布式光伏推广困难。比如,国家能源局最近发布的《分布式发电并网收购及补贴落实情况驻点
河北监管报告》,称河北省在分布式发电政策执行中还存在规划指标落实慢、并网管理不规范、财税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实际问题。这使得投资者“跑部门”很困难,国家对光伏产业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
第三道坑,光伏扶贫政策之弊端
说起光伏扶贫政策,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初期资金问题,以及还贷问题,后期技术故障问题,后期余电上网问题,以及房屋搬迁和修建后,光伏安装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国家和企业能够帮助解决,但也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