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应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建议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短期内无疑会增加
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在这一制度下,电力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此为契机,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行业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提高相对竞争力水平。为此,提出如下
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在
减排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积极引入高效
节能的设备。低碳经济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则必须以清洁的方式进行生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
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加强在新型燃煤机组、风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甚至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方面的研发和投资;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则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输配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投资。
第二,发电企业应增大在新能源发电方面的投资。本文的分析已经指出,在碳
排放权交易政策下,传统的火电企业需要面临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的风险,而新能源电厂,如风电厂则避免了这种风险。虽然从短期来看,火电厂的效益可能要好于新能源电厂,但从长远来看,尤其是在低碳环境政策必将实行的预期下,投资火电厂的风险可能要远大于投资于新能源电厂,因此,发电企业在新建电厂时应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
第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相对竞争力。企业应注重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运营效率的提升,降低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成本的负面影响。同时应注意到,碳排放权交易对所有的发电企业成本均将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即对于那些管理效率有所提高的企业,其负面影响将相对较小,反倒有利于提高这些企业竞争力水平。因此,发电企业应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的机会,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其在行业内部的相对竞争力水平。
总之,在电力行业全面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是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发电企业应当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从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而政策制定者应当做好规划,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设计时需考虑全面。这样,碳排放权交易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清洁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