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的国际博弈

2014-4-28 13:44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张博

       一、定价权之争

       我国作为碳减排资源的主要供应方,在实际交易中却没有话语权和主导权,实际定价权掌 握在国际金融机构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尚未真正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碳金融建设发展滞后,难以同国际金融机构抗衡。碳交易中我国很多企业只是进行“游击作战”,分散谈判,缺乏统一市场、统一规划,这给我国碳交易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据易碳家了解到,我国应该通过构建碳交易一级市场中初始碳排放权拍卖的定价机制、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供求定价机制、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定价机制,从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以争夺碳排放权市场的定价权。

       二、碳货币之争

       碳货币涉及世界货币发行的主权体系建设问题,其本质在于重铸新世界秩序。据易碳家了解到,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意图在这场低碳热潮中提升本币国际地位,力争以本国货币作为国家碳交易的 计价、结算货币,碳金融或将成为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中国必须抓紧这一机遇,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要以积极态度参与新规则的协商与制订,争取获得主动权。

       三、碳预算之争

       对于2012年后如何减排的问题,国际上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案,主要依据包括排放量、GDP与人口,但多数是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它们对不同分配方案会有不同反应。大多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以排放量总量、GDP总量为依据的分配方案;而发达国家则倾向于以人口为依据的分配方案。据易碳家了解到,“碳预算”概念首先由中国专家提出,是指以气候安全的允许排放量为刚性约束,并将有限的全球碳预算总额以人均方式初始分配到每个地球村民,满足其基本需求。

       碳金融的国际主导权将是低碳博弈的最终目标。学者们从定价权、碳货币、碳预算等三个方面强调了要掌握碳金融的主导权,然而多数只是从宏观角度进行了总结或进行原因分析,缺乏阶段性分析思路。碳金融的国际博弈研究关键点在于如何发挥金融在碳交易中的定价作用。无论金融在碳交易中的地位如何,参与程度多高,但至少金融业在理论或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用真金白银来决定价格,在各方不确定和无法预期的因素影响下,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即便有不理性的成分,但它不仅能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同时也为其他市场提供参考, 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