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揭牌成立,成员包括七个省区市。协作小组将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区域机动车排放超标处罚、机动车排放监管数据共享、新车环保一致性区域联合抽查等。今后,超标排放的机动车将实现异地处罚。
据
北京日报消息,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同时,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也作为北京市本地的机动车协作小组办公室,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山东、
河南分别设立本地区办公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各省区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将分别成立新车排放管理及抽查、在用车排放管理及处罚、老旧车淘汰及在用车数据交换3个业务分组。
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保有量为6000万辆左右,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成为区域大气污染物中PM2.5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占到这几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6%、32%和56%,而PM2.5来源中机动车占本地排放源的31.1%。另外,天津、石家庄PM2.5来源中,机动车也已分别占本地排放源的20%和15%。因此机动车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区域内共同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介绍,协作小组4日下午召开第一次工作会,各省区市主管机动车工作的负责人将进一步探讨具体工作方案。近期,协作小组将加强区域内新车
市场的监管,环保部门也将在市场上随机抽查,对在用车也会进行抽检,尽可能多地保证车辆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