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试点正在探索如何将
交通纳入
碳排放权交易。截至2015年6月16日为止,深圳碳
市场配额总成交量为369万吨,总成交额1.88亿元。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蔡羽在“第三届深圳国际低碳城
论坛”
碳交易分论坛上介绍,2014年,深圳
碳市场管控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约100万吨,降幅3.46%,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70亿元,增长了7.68%。
蔡羽表示,“在工业增加值上升的同时,碳排放下降,一方面体现了碳交易在
节能减排方面的显著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应对其他领域的碳排放。 ”
而交通领域正在成为城市重要的碳排放来源,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马晓明表示,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04年开始,连续8年-10年,每年以16%的速度增长。深圳市交通行业的碳排放量达2300多万吨,机动车碳排放量占全市总排放量的26%-30%。
深圳虽然于2014年12月29日实施汽车限购令,有效期暂定5年。但限购本身不足以解决交通领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
问题,因此,深圳早在去年就提出将交通领域纳入碳交易体系。
交通领域纳入碳交易,首要问题是如何量化机动车的碳排放。对此,马晓明表示,深圳将根据百公里油耗、行驶里程和消耗燃料的排放因子,来综合计算每年的排放量。
对于受控主体,马晓明认为,非公共交通车辆的碳交易管理对象应以车辆为主,而
公交、
出租车则应以所属的运营单位或企业为主。
马晓明还表示,机动车车主可以申请自愿停驶,停驶2周或以上需进行登记,主管单位根据全市的交警高清摄像头进行抽查以确认机动车的停驶行为,由
第三方核证来是核实行驶里程和油耗。
在配额分配方面,马晓明指出,对于非公共交通车辆,可不分配初始配额,其产生的排放需要车主在上牌或者年检的时候通过购买配额来抵消。而对公交车和出租车企业,初始配额可采用存量加增量的分配方式,存量是针对已有车辆,而增量则是针对新增车辆,增量部分对应的配额能否获得取决于新增车辆是否为新能源车辆,这是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