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七个障碍难点

2014-5-2 16:48 来源: 当代金融家

  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的认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碳金融是国际金融界的新课题,金融的支持能够有效促进碳市场的形成。世界银行的碳金融活动推动了国际上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即CDM项目的碳市场的发展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形成。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和上海设立了3家与碳排放有关的交易所。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介入碳金融业务。深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不仅能够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也是建设我国碳市场的重要保障。

  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实践

  在发展碳金融方面,国外商业银行已先行一步。围绕碳减排权,渣打银行、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商业银行在银行贷款、直接投资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试验。新兴市场地区也毫不落后,韩国光州银行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推出了“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积分,用积分可进行日常消费。

  相对国外众多商业银行的深度参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目前仅在“绿色信贷”等方面稍有进展。国家开发银行探索开发针对清洁技术和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商模式、金融租赁模式等创新融资方案。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尝试发展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绿色信贷。2008年,浦东发展银行在全国商业银行中率先推出首个针对低碳经济的整合服务方案《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在贷款方面,民生银行(600016)创新推出了基于CDM的节能减排融资项目。此外,还有一些商业银行推出了基于碳交易的理财产品。如,中国银行(601988)和深圳发展银行推出的二氧化碳挂钩型的基金和理财产品。另外,在碳信用卡方面,兴业银行(601166)率先推出了基于个人购买碳减排量的“低碳信用卡”。之后,中国光大银行(601818)也推出了一张“绿色零碳信用卡”。与此同时,众多国外投资银行和国际碳基金也纷纷进入中国,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进入中国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等合资成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瑞典碳资产管理公司、英国益可环境集团、高盛、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也都已在中国开展节能减排的投融资业务。

  发展碳金融的制约因素

  第一,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商业银行对发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仍处于消极观望状态,不敢贸然介入其中。

  第二,政策激励措施不足。碳金融的发展需要财税、环保及外汇管理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大力扶持,然而,中国目前的政策却严重“缺位”,还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政策,一些已经出台的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导致商业银行的外部激励动力不足。

  第三,碳金融的交易较为复杂。碳金融涉及的大多是“两高一资”行业(即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行业),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需要开展复杂的环保风险评价,增加了项目审查的难度。

  第四,碳交易的定价权缺失。尽管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市场,但在国际碳市场上却没有定价权。目前国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国内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也有所动作,但都没有深入到核心部分,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并没有话语权,不得不接受外国碳交易机构设定的较低的碳价格。

  第五,中介市场有待发展。我国的中介机构与第三方核准机构尚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进行CDM项目评估及排放权购买的工作,尤其是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商业银行分析、评估、规避其项目和交易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碳交易的发展。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