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森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大异质性。东南地区的林龄较低,平均林龄主要介于20年至30年。林龄大于120年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四川中部及
新疆西北部地区。从全国范围看,森林的林龄主要介于10年至80年,其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5.4%,其中林龄在20年至40年之间的森林面积占35.3%。研究得出,我国森林植被“年龄”普遍偏低,以中国植被分布图上的全部森林为准,全国森林平均林龄为40.6年。
专家认为,森林年龄低是因为我国大规模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人为措施所致。而随着森林的生长发育,其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森林的生长分为几个阶段,幼龄、中龄、成熟龄、过熟龄。幼龄、中龄的树木生长较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成熟龄和过熟龄的树木生长变慢,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