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积极推进老城区百余家企业搬迁升级

2015-7-2 14:27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升级的不仅是企业 环保是搬迁中的首要任务,老工业区也要转型

大规模企业搬迁会不会将污染转移到新场址?“这些企业的搬迁远非简单地物理空间移动,而是通过搬迁在企业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办的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的过程中,青岛市按照国际标准提前规划,要求搬迁企业将环保搬迁作为首要任务,力求企业搬迁后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上走在同行业前列。

据统计,通过生产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这110多家企业搬迁后污水、固废和COD等主要污染物单位产值排放指标平均下降3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5%以上。

“双桃公司完成搬迁后,无论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还是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都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青岛海湾集团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双桃公司前身为青岛染料厂,始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在青岛四方区老厂的发展受到空间、环保限制,2008年被青岛市列入首批启动搬迁的老城区企业。目前,双桃公司一期搬迁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随后,公司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据悉,2016年双桃精化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在搬迁过程中,双桃坚持技术国际化,裂解炉、干燥机、离心机等均采用进口先进设备。“通过这次搬迁,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和现有技术装备升级,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好了准备。

同时,公司还新增产业链下游项目,与现有产品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形成产业集群与循环发展的格局。”青岛双桃精化平度分公司化工一厂生产主管花新冬介绍说。

作为化工企业,双桃公司利用自动化的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循环经济项目的全面联产。“我们将蒸氨系统与热电联产项目的脱硫系统联接,用回收的氨水与锅炉产生的烟气生产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用于吡唑酮生产,实现吡唑酮生产污水零排放和热电项目烟气零排放,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1726万元。这一循环经济项目是国内首创,我们已取得国家专利。”双桃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说。

借助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双桃公司将原材料全部吃干榨尽、富裕能量实现转换再利用,确保搬迁后企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据测算,这些项目每年可减排污水15万吨以上,处理废渣1万多吨,以现有规模计算,仅原料成本每年就可节约8000多万元。

搬迁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改变,也为周边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青岛市区PM2.5浓度和去年相比降低10.6%,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改善6%的年度目标;PM10浓度持平,颗粒物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二氧化硫降低31.5%,改善幅度创历年最好水平。

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多方面,但老企业搬迁功不可没。比如,位于李沧区的青钢关停第一炼钢厂及相关工序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082.7吨、氮氧化物538.9吨、粉尘430.6吨。在老企业相对集中的市北区和李沧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率分别为21.7%和15.5%。

随着老企业搬出,李沧区这样的老工业区也正在经历新的转型。

根据青岛市政府要求,这些老工业区将“有序引导需搬迁企业转入产业聚集区,腾退土地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向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转型”,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钢铁、化工产业,实现以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新城。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