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减排 碳排放强度降6成

2015-7-6 09:44 来源: 经济日报

解码中国气候行动

中国新的气候行动目标主要由三组最为关键的数据组成:在2030年碳强度下降60%-65%、2030年非化石能源目标达到20%左右以及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中国的转型预计将有将近41万亿元人民币(6.2061, 0.0004, 0.01%)(6.5万亿美元)的投资需求。

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曾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

根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到2014年年底,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33.8%。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也表示中国正在努力完成目标上限。

因此,“实现2030年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平均年下降率则需达3.60%~4.11%,2020-2030年期间,年下降率更需提高到3.97%~4.42%的水平。”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撰文表示。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驻北京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高级顾问杨富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事实上,根据2020年目标完成的进度,中国有可能超额完成此目标,估计为“65%-70%”。

除此之外,实现中国转型的另一支柱则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6.8%提升到2020年的15%的目标,2014年达11.2%,

“如果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20%,意味着今后的16年期间,非化石能源比例将提高8.8个百分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

不过,李俊峰在7月2日气候组织发起的一项帮助企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活动上指出,在中国的气候目标中,“最具有意义和最难以完成的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李俊峰指出,非化石能源目标的实现首先取决于未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尽管2013、2014年能源消费增长放缓,但不能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于乐观。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额在2014年达895亿美元,占全球29%,同比2013年增长32%。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满足中国一次能源需求60%以及电力需求85%以上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

气候行动网络全球资深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罗拉(Lauri Myllyvirta)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国的非化石能源目标正在轨迹上,有信心中国能朝更高目标努力。

柴麒敏认为,若实现以上目标,中国将会实现2030年达峰的目标。

不过,中国只承诺了峰值年份目标,但并未明确峰值总量。有研究认为中国的达峰时候二氧化碳的总量或为120亿-130亿吨。

另外,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6月8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峰值或出现在2025年或更早。

“这与未来经济发展速度不确定性有着极大的关系。”柴麒敏表示。

目前,2014年国内煤炭产销双降。2015年前四月,煤炭消费下降所换算的CO2减排量相当于英国全国同期减排量。

创绿中心气候政策研究员李莉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此大趋势下,争取在2020年或之前达到煤炭消费峰值,将为2030年之前达到更低碳排放峰值打好基础。”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