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碳为中心的减排体系

2015-7-15 09:26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建立以碳为中心的减排体系”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下发,电力领域被纳入重点监控纳税人的14个行业之一。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曾提出有望于明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应如何建立以碳减排为中心的能源规划体系,碳交易会对电力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我国已经明确要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的峰值,并据此要求来安排碳减排的战略布局。但2030年并不是一个确数,我国有可能于2025-2035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峰值的具体数值并不明确。在目前的经济新常态下,理想的状态是保持适度偏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在2030年达到经济增长平缓的状态。这样就能够使得碳排放峰值的到达不影响经济发展。

此外,碳排放峰值和能源消费也密切相关。我国政府已庄严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结构比重的15%。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3%左右,在2030年达到1%左右,2030年就能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如果2020-2030年平均能源消费增长率不到2%,同期实现能源消费增长率从2020开始逐渐下降,那么碳排放在2030年差不多能达到峰值。

当能源消费增长率和碳排放增长率相差为零的时候,碳排放可以达到峰值。如果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碳排放的峰值就更大;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平缓,碳排放峰值也相应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电力碳排放峰值不会先于碳排放峰值到来。只有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加大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使电力碳排放峰值适当提高,我国才能达到碳排放峰值。

如何实现能源电力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还很高,因此,在2030年之前保持一定的煤电规模是必须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热电联产等方式提高煤电的利用效率,在节约资源的条件下实现碳排放总体下降。

目前常规污染物已经不是制约电力清洁发展的瓶颈了,如何处理碳才是关键。从本质上说,节能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之外的排放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所以如果没有碳强度要求,节能是弹性要素,而环保是刚性要素。我国应建立以碳排放控制为主线的总体能源和电力清洁发展战略,使我国的能源规划从此前的以供需为中心,转变为目前的以治霾和节能减排为中心,再到将来的以碳为中心。只要碳排放控制好了,常规污染物自然能够得到控制,能源效率也能相应提高。

目前电力行业针对污染物排放已有强制性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的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企业签订的节能减排责任状等,如何对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使制度化繁为简、高效有用,而不是重复叠加、反复交叉。电力行业需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做好顶层设计。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