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先后进入碳交易时代
碳排放交易首次正式提出是在1997年12月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其提出把
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
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
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
碳交易。目前,全球范围内,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已经正式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全球约有40个国家已经或计划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或者碳税。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目前为欧洲的EU-ETS(EuropeanUnionEmissionTradeSystem)体系,于2005年建立并运作。经历过2008年的辉煌,又在2013年出现滑铁卢 式衰退,碳价跌幅超过70%,整个欧洲碳市陷入低迷。
美国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体系。其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主要为承担自愿减排任务的10个州和自愿减排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美国的碳交易包括了二氧化硫等全部六种温室气体。它所实施的严密监控体系和测算体系,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日本于2010年4月份成立了亚洲首个碳交易体系———东京都总量限制交易体系,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城市碳交易计划。韩国也在今年1月12日在釜山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启动其碳排放交易市场,该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
此外,澳大利亚从2012年起对矿业、
交通、能源等行业的500家企业开征碳税,但在两年后又将其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