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

2014-5-7 17:12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张博


       第四,重视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和扶持。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对高碳产业等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和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前者主要以提高能源效率为目的,后者则侧重于技术创新。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都将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投入的重点。中国应当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前部署,力争在新技术开发中占据主动,避免重复技术引进、技术追赶的发展模式。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技术研发所需的资金投入,重点解决传统产业,尤其是支柱性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通过立法、补贴、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也应当不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注意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把握低碳技术发展的趋势,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能耗,力争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另外,在当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设备的建造的过程中,要防止碳锁定效应,以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和潜在的环境污染的风险。 

       第五,建立和发展碳交易市场。《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能源机制催生了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据易碳家了解到,发达国家相继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交易市场,受碳排放约束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或者资金投入的方式,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二氧化碳的排放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围绕碳排放权开展的金融交易行为无疑会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并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需要建立公开的碳交易市场,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掌握排放权的定价权,一方面可以获得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污染治理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有效的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 

       第六,公众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日常生活和消费对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刺激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进而加剧了能源的消费和污染的排放。因此,引导公众消费方向,改变高碳生活方式,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加大低碳生活的宣传,使消费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更新消费理念,改变日常消费方式,尽量购买低碳产品,使消费结构向低碳化发展,自觉抵制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