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工业4.0与中国新工业之路

2015-8-2 13:11 来源: 中国两化融合网

德国工业4.0背景及概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产生于英国,延续时间86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870年,产生于美国辛辛那提,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延续时间99年;第三次工业革在1969年的硅谷,到现在已经44年,大概还会延续10到20年。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2013年德国汉诺威为标志,宣布这一轮工作革命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第四次工业革命延续时间大概为30到40年,所以说工业4.0、移动互联网对中国工业的颠覆、再造和融合,才刚刚开始。

第一阵营:美国、德国

新一轮的全球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工业和互联网融合,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标准,希望关注设备互联、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基础上对业务的洞察,他们对传统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其关注点在大数据和云计算。

德国推出工业4.0,希望重新引导全球制造业潮流,这也是德国希望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谁主导了这场工业革命,谁就成为这场产业革命的主导者,谁可以制订标准,就可以成为这个革命的王者,可以挽救欧盟的衰落,也可以使德国重新成为世界的霸主。

德国提出工业4.0,拥有强大的机械制造技术,嵌入式以及控制设备的先进设备和能力,德国很关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深刻改变。

工业4.0是德国和美国在增强这次工业革命主导权之争有两大目标,一个是智能制造,第二个智能工厂。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主导这个世界未来的工业标准值争,是由德国和美国按照自己的逻辑路径、表述方法来进行推进。

第二阵营:中国、日本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由德国和美国在抢夺这个世界的标准,中国是一个标准的追随者,中国参与,中国政府也选择了德国标准,所以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向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型,中国工程院主导,公信部参加,拿出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2025核心是加快新一代新型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这一轮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日本?日本在这一轮工业制订过程当中已经落后,是源于日本在信息技术的落后。德国可以成为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提出者,它拥有了强大的软件公司,SAP公司,库卡机器人公司、西门子硬件等研发很强的公司。

中国很缺少这样强大的工业软件公司以及机器人公司。所以这一轮产业革命德国和美国占据主导权,是第一阵营,中国和日本是第二阵营。

当然,在未来的工业4.0当中,日本还具有一席之位,因为日本的新材料研发以及技术积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仍会有一些地位,但无法成为标准制订者。

可以看到,美国工业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实施路径和逻辑相反,但是目标一致。美国是以GE公司、IBM这些公司为支持,侧重于从软件出发打通硬件;德国是以西门子、库卡、SAP这些公司为主导,希望可以从硬件打通到软件。

无论从软到硬,还是从硬到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智能制造,实现移动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