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进步指数 与人均GDP呈现正相关
《报告》显示,绿色发展进步是指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提高。绿色发展进步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二是实现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三是实现人类福利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均GDP增长,污染排放量下降
参与《报告》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陈宁博士告诉记者:“上海居于长三角绿色发展进步排名的第一位,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处于绿色发展进步的第二梯队。总体来看,长三角15+1城市绿色发展进步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位于绿色发展进步指数前六位的城市人均GDP均超过9万元。”
针对绿色发展进步指数,陈宁博士从以下3个方面向记者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经济增长领先指数摒弃了单一考察经济规模和增长率的思路,多维度地评估了经济增长的全貌,包括经济效率、结构及技术进步推动力。
《报告》显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处于领先水平,长三角15+1城市经济总量及人均GDP仍然持续增长,而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2011年~2013年,15+1城市平均人均GDP增长20.51%,工业SO2下降13.46%,工业COD下降10.59%,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呈现脱钩态势。
生活领域资源环境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资源环境效率指数的评估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及生活,这3个领域是目前各类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也符合基本环境统计类别。
“15+1城市在生产领域的资源环境效率不断进步,这与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
减排目标责任制、
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等制度的推行密切相关。生活领域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中心城市生活用能总量相对较高,但纵向的增长幅度相对更窄,中小城市生活用能总量较低,但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陈宁介绍说。
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进入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她认为人们会更加倡导低碳绿色生活,人均生活资源消耗量会出现稳定并下行的趋势。因此她建议未来15+1城市在进一步拓展生产领域资源环境效率空间的同时,应深入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
中小城市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量
公共服务共享指数考察了城市主要的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共
交通、医疗、文化教育及环境设施领域。各城市人均公共服务占有水平之间差异较大,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公共服务显著高于其他地级城市。
“通过2010年~2013年各城市的纵向比较分析,总体看来,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不同领域略有差异。”陈宁说。在她看来,大型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的主办对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陈宁建议,未来中小城市应继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量,而区域中心城市应在弥补各自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同时,更加关注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布局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