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部反映低碳产业现状和介绍低碳领域发展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碳·索》,在大丰港拍摄。该片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联合策划制作,共分5集,通过
交通、建筑、工业、生活、循环等不同主题,对全国有潜力的低碳发展案例进行挖掘整理,为社会低碳发展、政府低碳
政策制定及研究、企业低碳生产经营等提供参考。
近年来,大丰港立足港口实际,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改进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建设,努力降低港口生产污染排放,实现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同时通过应用绿色低碳港口装备及设施、优化生产模式及操作方法,不断提高港口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港口作业成本。 2014年,大丰港被国家交通
运输部评为绿色循环低碳港口,成为
江苏沿海继连云港之后的第二个低碳港口。
在丰期间,摄制组不顾酷暑炎热和狂风暴雨,马不停蹄,对港口大型门机回馈装置、 LNG货车和挖掘机使用、远距离皮带机
节能技术应用,镍矿抓斗改造、港口信息化和智能化指挥中心等20多个现场点进行拍摄取景,并采访部分港口专业人员和码头工人。
据悉,该片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后期制作,年底前在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同时该片还将作为全国低碳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宣传品、国家发改委的培训视频教材、国家新闻办公室的外宣礼品等,进行对外宣传推广,对于进一步提高大丰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世界了解大丰港,让大丰港走向世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