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有媒体称中国光伏
市场同样遭遇困难。但实际上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并网量较去年增长两倍多,今年装机容量有望创新高。业内人士称,当前适逢
政策利好期,“互联网+”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光伏行业有望继续蓬勃健康发展。
2015年上半年国内工业增加值低于GDP的增行,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但光伏行业却逆势向上。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的并网量为7.73GW,较2014年上半年的3.32GW,有着2倍多的增长。业内人士称,光伏行业的规律是安装高峰在下半年,预计今年中国的安装量有望超过17.8GW的目标,达到20GW的历史新高。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助力之下,我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力堵加工贸易进口漏洞
今年上半年,韩、美、德等国的低价进口多晶硅继续冲击国内市场。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24033吨,每公斤约15.8元;从美国进口10903吨,进口价每公斤约14.3元;从德国进口16660吨,进货价每公斤19.41元;从全球其他地区多晶硅进口8493吨,仅占总量的14.1%。这无疑导致了国内多晶硅企业库存高企,亏损严重。业内人士称,以上三国的多晶硅之所以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一是价格低廉,较国内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二是政策上存在漏洞,2014年发布的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的公告给予了一年的延缓期,没有真正执行。
但记者了解到,2014年8月14日由商务部以及海关总署联合正式发布的意在暂停受理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的公告(以下称“58号文件”)最晚不超过今年的8月31日将正式执行,届时利用加工贸易渠道出口至我国的美国、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多晶硅将面临高额的“双反税”。这意味着其成本的大幅增加,倾销的规模预计将有所缩小。
业内人士分析称,“58号文件”正式执行后,将有力堵住加工贸易的进口漏洞,对于保护国内多晶硅产业、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