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能源业发展创机遇
据
市场研究机构SBI Energy预测,到2020年,北美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将会从74%下降到62%,而亚洲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将分别上升到17%和11%。亚洲市场的增幅最大,而亚洲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市场。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将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中国市场,能源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成为行业热点。
7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5〕265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新能源微电网是基于局部配电网建设的,风、光、天然气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具备较高新能源
电力接入比例,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且相对独立运行的智慧型能源综合利用局域网。
根据能源局此次下发的《意见》,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可依托已有配电网建设,也可结合新建配电网建设;可以是单个新能源微电网,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多个新能源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鼓励在新能源微电网建设中,按照能源互联网的理念,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智能化匹配及协同运行,以新业态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形成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新载体。
《意见》指出,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优先选择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或具备多能互补条件的地区建设;独立型(或弱联型)新能源微电网主要用于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海岛等以及仅靠小水电供电的地区,也可以是对送电到乡或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已经建成但供电能力不足的村级独立光伏电站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