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节约、清洁、安全的发展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能源的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一方面,我国的能源资源当前面临着生态环境
问题突出、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安全压力加大等问题;但另一方面,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潜力也很大。因此,“十三五“时期也是我国能源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1、《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奠定能源发展基调
2014年6月7日,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能源发展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
市场体系。“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优化能源结构、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和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同时,《行动计划》还提出了能源发展应达到的发展指标:第一,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第二,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储采比提高到14-15,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第三,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第四,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我们认为《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对能源的“十三五”规划有指导性作用,其中提出的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无疑也将是“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2、各能源细分行业的“十三五”规划
能源各细分行业的“十三五”规划编制也在陆续启动。
电力方面,“北电东送”及电力体制改革。据媒体报道,一位参与电力“十三五”规划制订的专家表示,电力“十三五”规划中将鼓励
内蒙古、
黑龙江等省区利用煤炭就地发电,并建设新的电网项目,将电力运往东部地区,并且政府已经在规划内蒙和黑龙江等地的特高压项目。另外,电力体制改革也将在“十三五”期间推进。
核电方面,研究部署内陆核电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而目前各地方对内陆核电也有较大的热情,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十余个省市已经计划部署内陆核电,如广东、
福建、
四川、
贵州、重庆、
安徽、
河南、
吉林、黑龙江等等。而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也曾表示,中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
油气方面,“稳油增气“及油气改革。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透露,国家能源局目前正在编制《油气行业“十三五”规划》,相关目标可能出现下调。规划将按照“稳油增气”的原则,着重解决天然气价格和市场规模的问题。在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油田采油率的同时,将加快深海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此外,油气改革也将加速推进。“十三五”期间中国油气行业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交易中心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可以公平接入。
煤炭方面,降低煤炭依赖及行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中提出要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升污染较轻的能源地位;同时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技术,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因此,在“十三五“的能源规划中将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可能将成为煤炭行业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