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行业:“互联网+”引领信息化
工信部今年4月份才启动了信息通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研究课题包括:新常态下信息通信业发展的目标,信息通信业的增长模式,信息通信业基础设施能力的提升,区域信息通信业协同发展,网络业务发展与安全监管等14个重点
问题。6月份,工信部组织召开了信息通信行业“十三五”规划工作专题会议,总结梳理了规划前期预研工作,研究讨论了信息通信行业“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
1、“互联网+”战略及行业协同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发展目标为:1)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互联网+”战略立足电子信息通信行业,探索互联网与农业、能源、制造业、普惠金融等各行业的协同与融合。而这无疑也将是“十三五”期间推动各行业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发展方向。
2、大数据和云计算
部分相关细分行业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也已经陆续启动。
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也起步较早。2014年8月份,工信部就开始了云计算“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内容包括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云计算产业链等。随着云计算“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完成,中国云计算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今年7月31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组织召开了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会议,讨论了规划编制的方案及安排。会议指出,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已崭露头角,未来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做好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会议要求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应当在工业大数据、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大数据交易、大数据安全、大数据标准、大数据行业应用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