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全面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的碳
排放权交易仍处在试点阶段。2011年10月,国务院同意7省市(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
深圳)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这些试点省市已经建立了配额
市场与项目市场双轮驱动的完整
碳交易体系。
“从时间序列来讲,我们希望首批6+2的行业和企业进入碳交易之后试运行,到了2019年以后将把参与交易的企业门槛进一步降低,容纳更多的企业,也让更多行业将进入到碳交易的领域中来,同时在2020年以后也要启动碳税的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碳排放的制度性约束。”蒋兆理说。
在首批试运行的行业中,
水泥业名列其中。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24.8亿吨,企业有3500家。
如果将碳排放权交易引入水泥行业,将面对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这一举措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呢?
光大证券指出,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到447亿欧元,欧盟占据比例高达92%,而欧盟碳排放总额为全球排放的10%左右。实际上2011年全球碳易市场曾一度接近100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