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9 01:37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即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它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制表快捷、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会计电算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诸多的先进和方便之处,同时必然对传统的审计产生很大的冲击,必须制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以利开展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
我国电算化审计是对电算化会计方式下的电子凭证、电子账薄、电子报表及适应电算化方式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的审计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由于在计算工具、存储介质、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与手工方式存在差异,使得电算化审计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
在目前在我国审计实务中,对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的审计还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由于不对计算机程序处理过程进行审计而只对有限的部分数据进行审计,审计对象受到计算机操作人员的限制,后者完全可以只提供他们愿意被审查的信息,其他敏感性信息则极有可能被人为掩藏。这样审计人员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难以保证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质量。
在电算化环境下,电算化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开展具体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目前,我国的审计软件尚处于开发阶段。各大软件公司只热衷于有很大市场潜力的会计软件,而专门从事于审计软件研制与开发的则非常少。计算机在审计中的运用主要采用通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即运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进行审计文档管理;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编制审计计划、审计总结及审计报告等综合类底稿;运用Excel制表软件进行试算平衡、编制审定会计报表等。这些软件定义方便、自由度较大、不易统一,难以形成所内统一的操作模式,规范程度较低,缺乏系统性,难以做到各底稿间的有机连接,尤其是难以做到与被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连接以直接获取审计所需数据。
即使有先进的电算化审计方法、功能完善的专业审计软件,仍需由专业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分析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计算机技术不能替代专业人员审计,这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律以及其他的审计准则,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掌握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当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然而我国目前的审计人员总体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