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评价标准/光伏发电站公共数据平台

2015-9-6 13:05 来源: 可再生能源专委会CREIA

近几年,光伏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并持续升温。与此同时,电站的投资风险也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并影响到相关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对行业的投资信心。
金融机构之所以对行业产生疑虑,并裹足不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业内在风险识别、判断和防控方面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
1.电网限电、销售回款、补贴发放、电站质量、违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电站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复杂,对整个行业,特别是具体项目投资风险的判断愈加困难;加之某些问题被人为放大,加重了人们对行业投资风险的担忧,甚至误判。
2.电站建设和检测的技术水平及研发实力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1)电站建设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不完善、不系统,人为、经验式设计的比重较大,致使电站质量的受控程度不够,特别是对于新型和地理条件比较复杂的电站;2)电站性能检测和质量检验的标准不完善、不协调,检测技术和手段滞后,使得电站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不高、权威性不强。上述问题导致了电站质量的显性化程度不够,加重了人们对电站质量的疑虑,甚至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
3.数据透明化不足,电站质量、技术、性能、信用表现的数据集、数据库的缺乏无法帮助投资人和融资机构直观了解光伏电站发电性能和资产的优良度,为此往往因为不明确的风险而踌躇不前。
4.交易电站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导致电站建设过程出现一些投机或短期行为。有些行为所带来的质量隐患在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已开始显现,这也加剧了人们对电站质量的担忧。

未来数十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已勿庸质疑,产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直接融资,会越来越大,交易型电站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各方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金融和保险机构的参与,不可或缺。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让各方清楚了解、准确把握电站投资的风险,明明白白地贷款、投资和保险,并取得预期的回报,是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于今年4月初成立的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其目标即在于“搭建投资机构、融资项目及企业间的投融资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投资机构与光伏业界的对话和投融资对接机制,引导光伏应用和开发的市场化、规范化,提升融资行业服务水平和对接效率。”近半年内联盟也一直致力于光伏电站融资市场要素的完善。基于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光伏电站的质量和技术风险,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鉴衡认证中心、以及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内多家电站开发和设备制造企业、电站设计和建设单位、金融保险和其他投融资机构、科研院所,共同推出光伏发电站评价标准和光伏电站公共数据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进入试点应用、进一步论证和修改阶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