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正在旁遮普沙漠中建造规模巨大的太阳能电站,这会是解决巴基斯坦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的最有效方式吗?
旁遮普200多公顷的平坦沙漠上, 40多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里就是以巴基斯坦国父默罕默德·阿里·真纳命名Quaid e Azam太阳能发电站(QASP)。
这一装机容量10万千瓦级别的光伏(PV)太阳能发电厂由中国特变电工
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历时短短的三个月便完成施工,并在八月份开始向国家电网销售
电力。
这是价值460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中的首个能源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新丝绸之路”的关键组成部分,连接巴基斯坦南部的瓜达尔与中国新疆西部的喀什。
这一10万千瓦级别的发电厂仍处于试运营阶段,而该能源项目的雄伟目标则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在2017年整体完工后,共计有520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将达到100万千瓦级别,足以为32万户家庭供电。下一阶段建设由另一家中国公司中兴能源负责,并已开工。
一年半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但如今在沙漠中央已经兴起了一座小型城市,驻扎着2千多名工人,陪伴他们的是重型器械、电缆、建筑群、水管和塔架。
这座太阳能发电厂的运营经理默罕默德·哈山·阿斯卡利(Muhammad Hassan Askari)称,科里斯坦沙漠(Cholistan)是建设太阳能电站的理想场所。这里不仅每天有13个小时的日照,还有大片平坦开阔的沙漠,极其适合建造此类大型商业项目。
阿斯卡利指出,相较于热电或水电项目,太阳能电站的巨大优势在于完工速度快,不需要大量维护。
QASP的首席执行官那加木·艾哈迈德·沙哈(Najam Ahmed Shah)认为,太阳能发电厂将减少巴基斯坦的
碳足迹,每年取代5.75万吨燃煤,降低9.075万吨
碳排放。
巴基斯坦的目标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尤其是进口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到2025年将化石燃料消费从目前的87%降至60%;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目前的1%-2%左右提高到10%(不包括比重已达15%的水电)。
巴基斯坦的温室气体排放还不到全球的1%,但其碳排放每年以3.9%的速度增长。联合国秘书长亚洲特别顾问、世界气象组织气象学家卡马尔-乌兹-扎曼·乔杜里(Qamar-uz-Zaman Chaudhry)称,如果当前趋势继续下去,到2020年,巴基斯坦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将达到6.5亿吨。
这座太阳能发电厂最终将为当地人民带来1.5-3.3万个就业机会,并吸引投资。
前所未有的规模
一些专家担忧这一项目的目标过高。世界自然基金会巴基斯坦分部的前总干事阿里·哈桑·哈比卜(Ali Hassan Habib)(现在经营一家提供屋顶太阳能解决方案的公司)对该项目表示欢迎,但他对政府“在未经测试的情况下贸然决定如此大的规模”感到担忧。这家电厂的规模要比世界上现有最大的太阳能电站还要大一倍,哈比卜如是说。
“政府不如将剩下的90万千瓦产能建设在离消费区域更近的地方,比如说大型停车场的屋顶等,而不是把它们安装在遥远偏僻的地方”,哈比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