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报告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 郑国光 ]
IPCC报告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大家知道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我们正处于“四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压力。所以全球变暖下中国是一个受害者。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气候灾害增多,已经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统计1993年到2013年,极端气候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累计超过了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5万亿人民币,而且这样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比如去年南方遭遇了195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持续时间之长,高温强度之大,这是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比如说我们讲到了,就是去年一个超强台风影响了菲律宾,这个强度在西太平洋,据我们观测也是最强的,造成了菲律宾8000多人死亡或失踪。另外我国处于发展阶段,能源的消费还在持续增长,2001年煤炭的消费还是在14.3亿吨,到去年我们已经达到了36.7亿吨,2004年达到最大,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又有所增长,但是从2009年开始我们的增长率下来了,也就是中国政府重视控制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所以我们在地方能效方面做了艰苦的努力。但是中国的发展很快,我们这里缺了一张图片,就是GDP增长图,和这个化石燃料的图,就是说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态度还是很认真的,尽可能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近20年来我国二氧化
碳排放量增长还是很明显的,你看我们的排放总量是在增加的,这是全球的排放总量,应该说我们面临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也是加大的。同时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发展,怎么处理好发展、消除贫困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这个矛盾,是当前各级政府考虑的一些
问题,所以中央就提出来要转变发展方式,要加大
节能减排的力度,目前就是解决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这么一个关系。
我国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是6.4吨,我们现在是7吨的二氧化碳,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面临的压力还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我们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实现我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以从我们气象的角度提几点建议。 ( 2014-05-09 09:56:00 )
[ 郑国光 ]
第一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因为气候变暖是在持续的,但是气候变暖可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适应,在强化减缓的同时,把适应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去年国家发布的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就是在适应气候变化有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同时我们也通过积极适应的行动,加强管理调整人类的活动,减少和管理气候变化的风险,减轻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强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强对极端气候事件灾害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研究,提高对易发频发灾害的预警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等气候承载力评估和气候影响的评估。
另一方面,从国家层次上要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要控制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要积极推进各个行业实现低碳转型。要发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深入分析IPCC评估报告,借鉴有益经验,提出
政策建议,强化自身发展,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内政外交提出建议,使我们国家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
总之,今天我的报告就是给大家一个引子,主要希望动员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就到这里,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 2014-05-09 09:59:00 )
[ 主持人 ]
主持人/沈晓农:我想请郑局长能不能回答一到两个问题,大家有没有问题?
提问:第一次报告里作者是多少名?
主持人/沈晓农:第一次是7名。
提问:在第六次评估报告的时候,中国准备怎么部署?
郑国光:我想我们对第六次评估报告会有强有力的基础,因为国家设立了气候变化973科研专项,这些年来973专项已经组织了国内很多的科学家团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在正是开花结果的时候。另外中国政府重视气候变化的工作,同时我们科学界也越来越多的重视气候变
化工作,很多年轻的同志也积极参与到气候变化团队。我们秦大河院士还是气候变化国际培训班的校长,所以每年暑期都有一二百名青年学者参与气候变化暑期培训,已经连续办了八届,很多青年学生关心和参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我们后继有人。中国气象局将和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一起推动气候变化的研究,来汇集科学家的成果。同时在积极的酝酿组建参与IPCC第六次评估科学家队伍的建设,我想我们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国的贡献、作用,将比前几次更大,这和我们现在的研究基础,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的实力相匹配,我也希望在座的年轻人能够为中国参与IPCC的科学报告做出更大的贡献。 ( 2014-05-09 10:01:0 )
[ 主持人 ]
沈晓农:好,谢谢郑局长。下面欢迎林而达先生为我们做第二工作组主要结论的报告,在准备这个报告的时候,我介绍一下林而达先生。他曾任中国农科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也是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他长期从事气候变化重大环境问题的研究,在气候变化影响、模拟、评估农业与二氧化碳排放,农业碳循环等多领域做出了贡献。刚才郑局长介绍过的中国作者一共一百多人次,其中林先生是五次,一直到现在都是,本次他在第二工作组,是第24章的协调作者。每一章有若干主要作者,但其中协调作者一般只有两到三名。同时他也是刚刚通过的清单工作组里面湿地指南的编写者,我们再次欢迎林先生作报告。 ( 2014-05-09 10:08:00 )
[ 林而达 ]
谢谢沈局长,谢谢各位专家,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IPCC第二工作组的报告。我从概况、新发展、特点和对研究工作的启示四方面简要介绍一下IPCC第二工作组的报告。
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在前四次评估的基础上,吸纳了最新的科学文献的研究结果,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不同的领域和区域的影响,确认了气候变化是导致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不利影响和关键风险的主要原因。IPCC还认为气候变化的作用已经在所有的大陆和海洋发生,尽管由于变暖程度高,风险难以管理,但仍然有机会应对这种变化,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第二工作组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309位主要作者,1729名政府专家评审,中国一共有12名作者选为主要作者和编审,还有3位贡献作者还有一位贡献者,所以一共是16位。第二工作组的报告一共分两卷。
IPCC第二工作组有两位联合主席,其中一位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巴罗斯博士,他说我们生活在人为气候变化的时代,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应对气候变化有关风险,就必须已经面对了。另外一位联合主席,美国卡耐基联合学院的专家菲尔德,他说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适应已经开始行动,但大多集中在如何应对过去的气候事件,而不是准备应对未来的气候,随着温室气体的增长造成了持续变暖,风险成为严重的挑战。
下面我介绍一下报告的新进展。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从主要作者的角度选择主要进展介绍。报告说观测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对农业、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系统、水资源、人体健康和人类生计等都产生了影响,很多影响都是负面的。观测到的影响发生在各种地方,从热带到极地,从小岛到大洲,从富裕的国家到贫穷的国家。全世界的人群、社会和生态系统是脆弱的,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程度的脆弱性,气候变化常常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从而增大风险。 ( 2014-05-09 10:14:00 )
[ 林而达 ]
IPCC报告的新进展,第一点就是在评估的方法和内容上有了新的措施。报告新增加了对海洋、城市、农村、主要经济部门和服务、人类安全和生计、贫困领域的评估,总结了八大风险,包括由于风暴潮造成的小岛屿国家的人群健康和生计的风险,内陆洪水对大城市造成的影响。极端事件对于基础设施和关键服务造成的风险,以及干旱洪涝等对粮食安全造成的风险,饮用水的风险,以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风险等等。在适应方面,增加适应需求和选择,适应的规划和执行,适应的机遇局限和限制,适应经济学四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区域的研究内容增加了海洋等的章节,这就是评估的方法和内容新的领域。
在评估方法上,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主要采用了典型浓度路径,就是左边这张图列的意思。它是一个稳定浓度情景。评估了RCP2.6到8.5不同的风险。第二个新进展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检测和归因,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第二工作组报告汇集了已经检测到的气候变化的全球分布格局图,大概就是这张图,自然和人类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不利后果归纳为气候变化不同程度的作用。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关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和生物系统的影响,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用实体图标表示。
第三是关注关键风险的理由。关键风险的五个关注理由源于第三次评估报告,第三次评估报告提出了濒危系统,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的分布、全球综合影响和大尺度突发事件,右边这张图是第五次评估报告结果,大家对比它们两个,内容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风险程度有很大的不同,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升温1至5度情况下,红颜色甚至紫颜色所代表的高的风险增多了,说明评估危害程度更加强了。
第四个新进展,是提出了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与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第五次报告有明显科学的内容创新。这也为今后关于适应的谈判打了伏笔。报告给出了多种适应措施归纳为三类,一是针对减少暴露度和脆弱性的措施,第二是增量调整适应的措施,第三是转型性适应措施。这张图给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的框架,它分成了八个步骤,三个领域。第一是审视,就是识别风险和把气候变化的适应纳入到区域发展的目标。第二是进行分析,就是对适应措施进行选项识别,风险评估和权衡优先性。第三是决策实施,可以从示范开始,然后进行监督,看看它的优劣,然后再回顾和学习。这是当前全球比较通行的八步适应框架。 ( 2014-05-09 10:19:00 )
[ 林而达 ]
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聚焦气候变化的风险,关注气候影响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并从多方面强调了发展路径、适应和减缓路径,治理措施的选择,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下面我介绍一下从作者角度看IPCC报告的特点。
第一是有更多的证据证实影响已经发生,强化了采取适应行动的迫切性,与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本次报告观测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已经越来越广泛,气候变化已经对所有的大陆和海洋、人类系统都产生了影响,与人类系统相比,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的证据更加有利和全面,在很多行业和领域温升1℃到2℃内也存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但是对大部分的领域,温升4度以后有更显著的风险。这里列出了一些领域,时间关系我不说了。
第二是报告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为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建立了一个新的框架理念,这里列出了各个区域的风险,要求每一章提供十个重要的风险,并排序,每一章选择3个关键风险。
第三个特点,就是对于经济影响和适应之间的需求仍然很难估算。现在证据不足以支持适应成本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缺口,需要对适应资金进行更好的评估,大家可以看到宣讲会提供的决策者摘要,我印象很深刻,在讨论批准决策者摘要的过程中,很多代表都普遍认为,这个适应资金的研究还需要加强,数据和方法上还存在不足。
第四个特点,探讨了适应和减缓关系,为如何适应平衡和减缓提出了理论依据。主要是从气候恢复力的角度探讨适应和减缓如何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协调、发挥作用。 ( 2014-05-09 10:23:00 )
[ 林而达 ]
最后,我介绍一下对研究工作的启示,在目前人类认知的水平下,对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影响的过程理解还不完善,除了气候要素之外还有非气候要素,如技术革新、环境恶化等等,都对自然和人类的系统产生重要影响,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物理模型。我这里列了几个例子,并不是说这两个例子最重要,这是其中的两个,比如温度升高预估对物种迁移最大速度的研究;气候变化对渔业带来风险的研究,这都是模型进行的研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看到,都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差异,不同国家和区域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论文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大家看这是北美、欧洲、亚洲,蓝色是代表最近十年,红色是过去十年,黄色是过去二十年,这个差距是比较大的。IPCC第二工作组的报告一共采用了18000篇次文献,以中国科学家为第一作者的文献引用了285篇,占总数的1.7%,有的章节一些重要领域我们研究的比较多,像水资源可以达到4%,农业的章节可以达到8%,亚洲这章是我们学者关注最多的,可以达到18%,但是有的章节我们都没有文献引用。尽管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受重视的程度不断增加,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还有不少的差距,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有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点我们必须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