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
我们呼吁
政策制定者能够进一步加强电网的现代化,增加电网的开放能力,对关键的技术(尤其是储能技术)进行补贴。可再生能源必须拥有跟化石燃料一样的电网接入权利,电网必须吸纳和管理分布式发电和间歇性的功率注入。其它方面的投资则必须包括对储能和新的低碳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方面的支持。必须设法降低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壁垒。
我们正处于低碳能源革命之中。德国已经证明了来自需求侧的早期激励能带来的效果,中国则在供应侧进行了强有力的刺激。2000年开始实施的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保证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商长达20年的电网接入权利以及固定的上网电价。德国的
电力消费者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部署和接入十分昂贵的早期阶段提供了大量的补贴,总额超过每年200亿美元。2014年,尽管德国向邻国的出口电量创历史新高并正在逐渐淘汰核电,但其电力部门的
碳排放量却是自1990年以来第二低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气候、能源和工业政策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大,自2005年以来光伏发电的产量增长了超过100倍。因此,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程度远超预期。其它国家的措施也值得注意。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州强制要求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并在清洁电力计划的要求下有进一步扩大这些项目的动力。
但是“一切照常”的方式不足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即便是德国——在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晴天且电力需求低),太阳能发电能够满足全德国50%以上的电力需求——每年仍然有超过一半的电力来自煤炭和天然气。目前而言,很难保证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将会进一步降低。化石燃料的价格反复无常,如果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下降,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会停滞不前。
设计欠佳的补贴方式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某些低碳技术比其它低碳技术有着更好的特性。由于能量密集的、基于化石燃料的生产过程和土地使用变化(如森林砍伐),有些生物质能甚至可能会增加净排放量。水电大坝的水库可能泄露甲烷,核电站则十分昂贵且有着巨大的潜在环境风险。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直接对传统化石燃料进行补贴。
在德国,电力需求低的晴天,太阳能发电能够满足全国50%以上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