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比重已开始下降 新能源必成主力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4年底,国务院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指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石油比重为剩下的13%。
而地方政府也在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植
政策。8月26日,
北京市颁布了针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市级财政按项目实际发电量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每千瓦时0.3元(含税),每个项目的奖励期限为5年”的政策。在业界看来,这将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为显著的示范效应,对分布式光伏,乃至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都是重大利好。
对于我国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行业内普遍认为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提高低碳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实现增量调整;二是提高石油、天然气在化石能源比重,降低煤炭的比重,实现存量调整,并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三是提高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的比重,降低煤电(火电)比重。而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进度也正在向计划目标不断前进。
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6%(日均),最高发电
电力合计7264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火电208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水电4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核电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8%。另外一组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火电机组发电量同比降低约5.19%;水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约18.06%;风力及光伏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约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