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认识可持续发展概念
1.深入认识可持续发展概念
自1983年联合国启动可持续发展的奠基性研究以来,“可持续发展科学”已经凝练出以下三项共识: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克服增长停滞和边际效益递减(提供动力);必须保持财富的增加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维系质量);必须保持代际与区际的共建共享,促进社会理性有序(实现公平),从而在可持续发展内涵中提取出了“动力、质量、公平”三大元素。只有上述三大元素及其组合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不同阶段获得最佳映射时,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内涵才具有统一可比的基础,才能制定可观控和可测度的共同标准。
1999年,中国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明确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贯穿于整个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主线,为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建立提出了可公度性要求。
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建立与完善大致分为四个主要方向——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生态学方向以及系统学方向,其中,系统学方向为中国学者所独立开创。
由于各类局限性约束,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公理破缺也正逐渐显现出来:在强调代际公平的同时比较忽略区际公平;在强调环境效应的同时比较忽略社会效应;过分强调自然变化,比较忽略文化变化。
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与千年发展目标实施以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进入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科学,我们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拉格朗日点”作为制定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时间表的定量指南,并据此作出对各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时间的基本预测。我们将进入可持续发展门槛的前提设定为:“无世界大战发生、无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无全球性国际治理结构失控发生、无全球性网络灾难发生、无全球性不可控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