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自然》杂志上的发表的一篇哈佛大学博士刘竹为第一署名人的论文显示,中国的
碳排放量,实际上可能会显著低于此前的估算数据。
在一篇题为《中国化石燃料与
水泥生产碳排放核算修正》(Reduced carbon emission estimates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nd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的论文中,科学家们通过采用对煤炭能源含量的新测量方法,对来自中国4243个煤矿的煤炭进行实测分析,2013年,碳排放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5%,而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至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
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
按照该文结果,中国在本世纪气候变化2℃范围的各种排放情景下,中国的排放空间较原来相比增加25%-70%。
在目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
IPCC第二工作组的联席主席菲尔德(Chris Field)对记者表示,他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该论文,所以无法从细节来具体评论该论文的准确程度。但他表示,这篇文章是一种,即或早或晚人们都要把排放量算出来的。
谁能估准?
以刘竹为第一作者的这篇文章是包含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24所国内外科研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一起完成的,在这篇文章中,该研究首次核算了基于实测排放因子的中国碳排放总量,也是第一套基于同行评议和实测数据的中国国家碳排放核算清单。
该篇论文的核心依据在于,经过实测,科学家们认为IPCC所推荐的煤炭排放因子比该文中计算高估了40%,水泥排放则高估了45%。
排放因子,一般指的是消耗单位燃料时氧化的碳量,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即使用不同能源消耗量乘以排放因子。
以煤炭排放因子为例,该文提出IPCC推荐的煤炭排放因子是0.713,而该文作者所经过实测的煤炭排放因子是0.491-0.499。其中原因在于中国使用煤炭灰分较高,含碳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
不过,目前国内学届也有人迅速指出,把IPCC的煤炭排放排放因子取高值对比是误读。
一位多年进行模型运算工作的气候变化届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IPCC里面的因子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数据的排放值,而0.713这个煤炭排放因子在IPCC中是用来计算焦煤的(焦煤是含碳量大的),除此之外IPCC对于褐煤等都有排放因子推荐,其因子就很低(0.3左右),因而这样进行比较,是需要看到对方原始数据库才能进一步判断。
不过的确,中国煤炭分类的方式与IPCC采用的煤炭分类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在IPCC虽然没有高估40%,但是存不存在高估这一情况,目前也不好判断。上述人士表示,如果以这篇文章的采样范围来看,4342个煤矿和602个煤样的积极意义在于,可能在特定区域范围之内准确性相对高,譬如
山西或者东北等区域。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目前中国南方大量使用的是进口煤,即澳煤。
中国的排放数据话语权
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
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碳排放数据发布机构包括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分析中心(CDIAC),全球排放数据库(EDGAR),世界银行、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
目前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约四分之一,然而中国的工业规模和能源使用量居全球首位、工业技术和能源利用类型多样、但排放数据却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及政府机构发布,缺少自主的话语权和基础数据。
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不管论文从科学严谨程度方面如何评判,中国学者需要在碳排放系数研究上拥有话语权。
菲尔德则为IPCC做出辩护,他表示,IPCC是为了让利益攸关方理解,并试图掌控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当然不可能知道气候究竟能变暖到多少,也不可能知道二氧化碳排放量精精确确的数字。
IPCC本身所存在的机制,其巧妙之处在于就是不会仅仅或过分依仗一篇文章,菲尔德表示,不仅仅依仗一篇文章,这样最有可能去除科学政治化的风险。
菲尔德也指出,即便是使用这种新的估测方式,中国的碳排放依然在显著增长,这也不能改变能源转型的未来,从使用化石能源向使用新能源的转型。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在此前曾表示,在制定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方面,应基于非常详实、确凿的科学事实,就是累计排放。
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和欧洲几个实验室的数据,中国、美国、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累计排放比例,大概是1∶2.6∶2.4。邹骥表示,说中国排放超过了美欧,2030年超过了美欧之和,这是错误的。
以累计排放计算,今天美欧排放之和是中国的5倍。他表示,我们在这个基本依据下,来构思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