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风弃光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与用电
市场逆向分布的特点突出,2014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前10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三北”地区,风电发展较快
内蒙古、
甘肃、
河北、
新疆、
辽宁、
吉林和
黑龙江等省(区)也是热电联产机组比重最大的地区,冬季供热热电联产火电发电负荷难以降低,市场空间和调峰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5年6月,甘肃省风光电总装机容量1720万千瓦,中国省级电网第一、世界第六,风光电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39%,成为全世界装机比例最高地区。甘肃水电装机容量达到841万千瓦,其中绝大部分是调
节能力不足的径流式水电站,丰水期水电大出力运行挤占了市场空间,同时还存在
电力系统部分节点需要保留火电机组的技术需求,导致甘肃丰水期弃风弃光矛盾突出的
问题。
甘肃省风光电90%以上在河西走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远离负荷中心1000 公里以外电网末端,是全世界集中并网规模最大、送出距离最远的风光电基地。风光电受到750千伏电网送出能力不足的制约,酒泉地区出现风光电“过剩”的矛盾突出,风光电非供暖期也频繁遭遇弃风限电,弃风弃光常态化的趋势明显。
受到风光电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等因素的影响,甘肃敦煌、嘉峪关、红沙岗、金塔等局部地区受到330千伏电网送出能力不足的制约,部分时间段出现了较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另外在河西走廊局部地区存在电网安全稳定约束的问题,导致张掖、金昌和武威等地区风光电接纳能力受限,这些地区的弃风弃光矛盾更加突出。
2014年风光电发电量已经达到155亿千瓦时,占省公司省内售电量的18.1%,风光电发电最大负荷已经超过当时全省用电负荷的50%;预计今年年底,全省风电、光电分别达到1223万千瓦、66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0.5%;2015年全省统调范围内最大负荷1303万千瓦,要消纳1886万千瓦风光电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是不可能的,市场消纳能力已经成为甘肃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