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节能不低碳”问题
专家认为,“新版低碳产品
认证”是为了解决过去
节能产品“节能不低碳”的
问题。
记者注意到,新《办法》第十七条规定,“低碳产品认证的核查,需要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与相关提交文件的一致性、生产相关过程的能量和物料平衡、证据的可靠性、生产产品与检测样品的一致性、生产相关能耗监测设备的状态、
碳排放计算的完整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水平和能力等情况进行核查。”
记者了解到,2013年出台的“管理办法”重点关注原材料采集阶段、产品生产制造和使用阶段。
据介绍,很多节能产品仅仅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实现了低碳,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低碳,包括原材料是不是低碳的,产品使用完后回收处理的过程是否也实现了低碳,要在一个多久的时间周期内实现低碳,这些都需要“全生命周期”的跟踪。
有专家透露,国内企业没有建立从原材料、中间品、制成品、销售商到消费者的一整套碳排放数据“全生命周期”模式库,从生产厂到分销商的
运输过程也难以监测移动排放源的碳排放,还无法采用“全生命周期”的模式。《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是从低碳产品的使用阶段来规范认证,而长期目标应该是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规范认证。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
碳标签和碳核查方面,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该制定一个路线图,规划今后的发展走向,最终目的是让消费来影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