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分类改革单项文件有望年内公布

2015-10-21 00:29 来源: 证券时报

今年9月以来,中央先后发布两份文件,为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效增速。

国企分类改革单项文件有望年内公布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混”得怎么样?国企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围绕上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报告》,对此作了详尽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该领域研究学者所作相关“政策建议”中,除了加快垄断性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薪酬或员工持股等激励手段提升效率外,专家普遍认为,对国有企业进行“公益类”与“商业类”的分类细化,既更为有效和易于实施,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后获悉,国企分类改革的单项文件有望在今年之内公布,最快11月底就可出台。

国企不再是“低效率”代名词

“总体上国企和民企之间的效率差距在缩小。”这份报告的主要撰写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小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国企不再是“低效率”的代名词,一些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央企,经济效益甚至好于部分民企。

报告指出,央企在盈利能力和生产率上均优于地方国有企业。2013年,央企平均销售率为6.12%,而地方国有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18%。

刘小鲁介绍,国有企业的盈利具有明显的行业、规模和身份特征,具有高盈利能力与高生产率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普遍位于具有垄断性特征的行业。

以2013年为例,国有控股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在10%以上的行业,按照利润率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家具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医药制造业。其中,排名居前的部分行业具有典型的行政性垄断和专营特征。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混合所有制国企具有资源垄断性,享有行政定价权,这些企业更便于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报告显示,2013年,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平均债务融资成本分别为2.23%和2.56%,不仅明显低于私营独资企业的3.54%,也低于非国有内资混合所有制企业。

细化国企分类 建立负面清单

国企分类改革或将成为国企混改下一步的重要动作。业内专家表示,国企分类未来将会更加细化,应设立具体分类标准,具体改革文件最快可能在近1个月内公布。

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根据不同的界定,商业类企业和公益类企业将分类推进改革。据介绍,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

“分类改革的明确提出,是这次国企混改的最大亮点。”李锦认为,实施分类是国企改革的基础,涉及到分类监管、考核以及薪酬制定等问题。分类改革有利于推进企业重组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它还必须作进一步的细化。

“毕竟大部分企业兼具商业性和公益性,这样划分还是比较笼统的。” 李锦表示。

他说,下一步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将进行多层次分类,分类标准可能涉及行业、企业功能、业务、生产链条等。这样,同时具备商业性和公益性的企业,将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业务进行“合并同类项”。

刘小鲁建议,将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进行细分,并作为“负面清单”向社会公布。这么做是为了警惕有关部门为了既得利益,而将所有在垄断性行业享有市场实力的国企全部划入“公益类”,从而延缓国企改革步伐。

“列出负面清单后,就能明确向社会表示哪些是公益类企业,其余的企业就要按照商业类的标准自由竞争。” 刘小鲁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