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4 15:19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对农业水分界限的影响
温室气体引起的降水变化比温度变化更加不稳定,不仅在变化数量上,而且在其空间分布类型和年内的时间分配上都是如此。一些模拟结果表明,飓风强度将随气候变暖而加大,这对低纬度,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蒸散率加大,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干旱频率可能加大或者较强干旱的频率仍保持不变。气候变化对全球和区域农业有最严重的潜在影响。
对农业病虫害分布的影响
增暖可以使目前一些受到温度限制的害虫活动地理范围变大,这种影响可能在高纬度地区最大。
通过影响其它环境过程对农业的间接影响
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其它许多途径对农业产生间接而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灌溉水资源的影响,特别是通过降雪,春季融雪和地下水所产生的影响。在中纬度大陆中部,雪、雨量的减少将减少地下水补给率,加速地下水下降速度。
林业
森林带地理分布发生变化。由于气温升高,冷型温带草原代替目前的北方森林,而亚热带森林将变为热带森林,北方森林面积将减少37%,亚热带森林减少22%,热带雨林、湿润林、潮湿林特别是旱林将增加28%。
气温升高将加速林木生长,但生长过快,可能降低木材质量。还加速现有森林成熟老化并衰退。气候变暖预计会减少中纬度(纬度30一60°)森林的再生能力,树木枯死率将增加。
气温与降水变化将会引起林木品种的变化,特别是温度和水分已接近树种生物界限的地区,如半干旱地区。
气温升高会导致蒸散加强,使林地变干,使林火频数增加。
增温将使森林病虫害分布北移。
中国的一些树种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杉木将因夏季温度较高而受到损害,生产率下降,云南松随其生存环境退化为热带或温带灌丛草原而大大减少。
水资源
较小的气候变化能引起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大问题,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水需求或水污染引起水短缺的那些湿润地区,如东南亚地区,它们依赖于不规则的河流系统,因而对水文气象变化特别脆弱。随气候变化,气温升高1—2℃,降水量减少10%,则可能引起年径流减少40一47%。日本月降水量与常年比在50%以下,造成供水短缺。由于气候变暖,旱涝出现的次数可能增多。中纬度有些内陆湖泊,水库水位下降甚至干涸,而高纬度有些低地则可能经常渍涝。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丰、枯水周期变化有明显影响,将使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的洪涝灾害增加,北方干旱地区的旱象加重。
海洋和海岸带
全球变暖将加速海平面上升,改变海洋环流和海洋生态系统,因而造成重大社会经济后果。目前,全球人口有一半左右住在沿海地区,大部分是经济发达地区。若2100年后的海平面上升1米,将使某些岛国无法居住,数以千万计的居民要迁移,严重危及地势低洼的城市,洪水淹没生产的土地,污染淡水供应,以及改变海岸线,如海平面升高1米,可淹没埃及可耕地的12—15%和孟加拉国纯农业区的14%,使成千上万的居民流离失所。如果干旱和风暴变得较剧烈,则上述影响将进一步加重。海岸保护涉及到巨大耗资的问题,据美国估计,其东海岸海水升高1米,其海岸维持工程费用将需要增加投资约几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