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拐点可能在“十三五”末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英工商峰会致辞时表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前景十分光明”。
在专家看来,当前这种新旧“动能”转化“阵痛”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蓝天与雾霾天交替出现,无论是去年的“APEC蓝”还是今年的“阅兵蓝”,都只是持续一段时间,并不能成为常态。 常纪文认为,当前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整体上正在进入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到“十三五”末,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近几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处于历史高位,复合型污染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很可能是环境质量状态最为复杂、矛盾非常尖锐的时期。传统的粗放型模式,适应不了严格的环保要求。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税收,在GDP的压力之下,一些地方的环保力度会降下来。
“环境
问题凸显期、环保标准提高期、遇上了经济下行期,这‘三期’叠加在一起,使得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将成为环境质量状态最为复杂、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解决起来会更加困难。”常纪文说。
常纪文表示,当前,我们要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问题,并且日益与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关联。因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