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国碳减排交易市场规模巨大?

2014-5-18 13:58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张博

为何说中国碳减排交易市场规模巨大?

据了解,2006年,全球碳减排交易规模达到300亿美元,中国占其中近1/3份额。根据世界银行研究结果,到2010年,中国碳减排交易市场将占到全球45%。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中国碳排放市场备受瞩目。点碳咨询公司2007年10月份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最适宜发展碳减排项目的国家,其次是印度和智利,事实上,欧洲和日本的碳基金正在激烈地争夺中国的碳排放权

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根据CDM规则估算,以目前中国每吨CER 7到8欧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碳交易潜力达数十亿欧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

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中国企业还在适应这种新型的赚钱模式;而国际金融机构早已耐不住性子,急切在这块大蛋糕中分一杯羹。目前包括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瑞典碳资产管理公司、英国益可环境集团等碳基金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国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项目。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工业发达国家到2012年至少减少50亿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据预计,其中至少有25亿吨的减排量需求无法被满足,需要其他国家的协助。据易碳家了解到,碳减排市场无疑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根据挪威的点碳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市场上的碳额度价格由2004年12月的每顿8.47欧元上涨至2007年12月22.86欧元,交易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根据CDM 2006年8月的简报:2006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量为6.84亿吨二氧化碳,超过2005年同期的5倍,约占2005年碳交易量的85%。上半年的碳交易额度约为120亿欧元(约15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5年的全年碳交易额。由此可见,全球碳交易市场正值蓬勃发展之时,碳减排的压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无限商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