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碳排放交易酝酿零突破 合肥要争先探索“安徽路径”

2015-11-13 16:52 来源: 合肥在线

二氧化碳不只是一种气体,也能作为一种商品。在企业和企业之间拿来交易时,就成为了最时髦的碳资产,而根据预测全球碳资产的交易规模,未来甚至将超过石油。中国计划在2016年底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面对全新的碳资产竞争,合肥乃至安徽正努力完善自己的交易体系和规则,试图打破目前“有场无市”的局面,增加未来市场话语权。

安徽多年未发生实质性交易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商品,拿来交易。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对安徽来说还是一项崭新任务。

虽然安徽没能入选国家的碳交易试点,相关的交易机构却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安徽的碳交易还停留在“有场无市”的层面。比如,在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年前就谋划着将碳排放交易纳入未来为新业务中,并在积极做着准备,但由于运作条件还不够成熟,目前没有一宗实质性的交易发生。

实际上,已经有个别皖企尝到了做“卖炭翁”的甜头。早在2010年,通过一种清洁发展机制(CDM),位于和县境内的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与日本碳资本管理株式会社达成协议。项目实施后,盘景水泥向日本公司转让总量不超过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二氧化碳当量转让价格不低于8.5欧元,收益约170万欧元。

企业操心为碳“付费”划不划算

“碳排放”如何来交易买卖?通俗地讲,每一个企业都能领到一定数额的碳排放指标,但如果该企业能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碳排放,用不完的指标就可以拿到交易平台上按吨来售卖,而指标不够用的企业就可以拿钱来购买。

经开区一家工业企业的负责人张先生表示,碳排放交易这块“蛋糕”充满诱惑,不过对企业来讲吃起来不容易,应对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并增加盈利。应对不当,则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流失,降低市场竞争力。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