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9 14:16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张博
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我国应尽快制定碳金融发展战略。碳金融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割。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构建碳金融体系涉及到证券、银行、税收、法律、信贷等很多行业,需要监管部门、金融部门、司法部门的共同合作。因此,国家有必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碳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促进碳金融规范合理发展,为碳金融的发展制定战略方向,同时形成激励机制,吸引企业与金融机构参与到碳交易中,形成良好的投融资机制,为碳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推进碳金融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目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涉及欧盟27个成员国以及列支敦士登和挪威共29个国家,近1.2万个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实体,有巴黎Bluenext碳交易市场、荷兰Climex交易所等8个交易中心。美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碳交易也十分活跃。而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且没有经验,应该积极借鉴吸收围际先进经验,引进碳交易机制,探索碳交易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把碳排放权转化成可以直接交易的商品,以碳金融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资金多元化的方式,深化碳期货、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金融机构耍不断扩大碳金融市场规模,丰富碳金融产品种类,拓展碳金融参与主体,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
加强碳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西方国家的政府对碳金融协助交易机制设定和交易平台的搭建给予了充分重视,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碳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有力促进了碳金融的发展。例如,欧盟就在碳交易的制度创新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探索,除内部排放权交易外,欧盟还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建立了市场链接,为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搭建了重要平台。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我国碳金融资源丰富、市场巨大,但是碳金融交易平台并规范,加强碳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完善碳会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碳金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日前我国关于碳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能有效保护碳金融参与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利于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制定和完善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碳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运营。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出台合理的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激励。第一,在税收方面,可以碳金融税率、适当延长免税期以提高项目的可获利性,对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收入进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第二,在银行监管方面,可以采取在碳金融项目贷款额度内存款准备金要求的适当减免,加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碳金融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确保我国碳金融业务在相应法律框架内的规范发展。
我国的碳金融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虽然目前的发展还比较初级,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经过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规划,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充分开发出这一资源的利用价值,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出重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