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位于丹麦南部森讷堡市成功实施的“零碳项目”案例,有助于更好地从微观的角度了解丹麦绿色发展的经验。
森讷堡拥有500 平方公里土地和8 万人口。2007 年,该市开始实施“零碳项目”,设定了在2029 年之前成为“零碳城市”的目标。今天,森讷堡市已成为欧洲著名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市。“零碳项目”于2010 年获得欧盟委员会颁发的“最佳可持续性能源奖”;该项目被纳入克林顿全球气候友好行动计划的18 个合作伙伴城市之一(我国
北京和上海也在其列);同时也是世界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为知名的组织C40的合作伙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3年在访问森讷堡市时称,“‘零碳项目’具有世界意义”。该市已与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结为友好城市,积极在集中供热和建筑
节能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该市于2013年与
浙江海盐县成为十二对“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之一,在绿色发展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近已帮助海盐建成国内首个“零碳屋”。
“零碳项目”的诞生要追溯到2004 年,当时,总部位于森讷堡的丹佛斯集团时任总裁雍根•柯劳森提出:“我们的思维一定要超前,一定要放眼未来,充分考虑到我们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世界一流”。基于这个理念,由一个名为“南丹麦未来智囊团”的组织策划,形成了“零碳项目”的路线图,设定了在2029 年之前,先于丹麦国家2050 年全国实现零碳21年,率先成为“零碳城市”的目标。“南丹麦未来智囊团”由政府部门、企业界以及能源供应公司等80 多方共同组成,并获得包括森讷堡市政府和丹佛斯集团、丹麦国家能源公司等企业在内的五大基金的支持,最终在2007 年正式付诸实施。“零碳项目”由公共领域的市政和私人领域的公司进行商业合作,一切资金的流向完全透明,成为丹麦公私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
项目启动初期,森讷堡居民人均
碳排放量为12 吨/年,跟丹麦总体平均数持平。“零碳项目”的目标是:到2029 年,城市能耗与2007 年相比降低38%,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碳排放。截至2014年,森讷堡市已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超额提前完成原定到2015年
减排25%的阶段性目标。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森讷堡市发现实现减排目标的三大路径包括:(1)提高能源效率(“节流”)。(2)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大力推广集中供热技术(“开源”)。(3)使能源价格根据能源供应量浮动,合理控制能源消耗。
在零碳项目的下一阶段(2015-2020),森讷堡预计减排50%(相比2007年),要实现这一目标,“开源”、“节流”缺一不可:提升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将分别贡献减排目标的43%和57%。
在提升能效方面,森讷堡计划从建筑节能改造、智能热泵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和绿色
交通三大领域入手,其中建筑节能改造是重中之重。森讷堡有37,500所房龄超过65年的低能效住宅,其中近8000所已经接受能效改造,并实现最高节能45%的可观效果。未来5年,森讷堡还将改造剩余老住宅,包括安装恒温控制器、热泵、隔温材料、接入绿色区域供暖网络等。
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方面,森讷堡将加大对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地区的绿色区域供暖比例;扩建、新建沿海风电场和沼气发电厂;更多利用生物质能等。
垃圾焚烧是森讷堡目前热能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地垃圾焚烧厂每年焚烧约7 万吨废物,包括食品包装、纸盒和塑料等生活垃圾。通过采用最新技术,实现了燃烧效率高达98%,焚烧炉实现了1000 摄氏度的稳定高温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净发电效率达49%。发电后产生的尾气被输送到余热锅炉以蒸汽的形式通过管道用于区域供暖。同时,森讷堡还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多种可持续能源。森讷堡目前有3 个太阳能发电站。其中一个面积为6000 平方米,年供电达2736 兆瓦时。
“零碳项目”的一项创举是大力推广和发展“被动式正能源屋”,使房屋产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源。被动式正能源屋最主要的能源来源是太阳,通过屋顶覆盖的太阳能电池板给房屋供暖供电,并通过绝佳的隔热层减少屋内热量的损失,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在森讷堡,这样一个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被动式正能量屋”平均每年可发电6000 千瓦时。
按照“零碳项目”规划,该地区还将大力扶持绿色产业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零碳项目”将在该地区创造至少5000 个绿色工作岗位,包括建筑、绿色区域供暖和能源咨询等行业。森讷堡市市长奥瑟•尼高说,“零碳项目”的意义在于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和零碳排放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创造更多的绿色工作机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