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全民的,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为降低气候风险,人类须在未来数十年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若想在21世纪末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到2050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40%—70%,而到2100年则需实现近零排放。
“近零排放”是指人类不断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趋近于零的活动。潘家华表示,现实生活中,“近零排放”不是绝对目标,而是相对过程。“人类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占
碳排放总量的80%,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杜绝排放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我们只能尽量
减排,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对自然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同时植树造林,实现‘
碳中和’,加快生态系统的修复速度,让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达到均衡状态。”
公众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力量。绿色伙伴媒体学者计划负责人王欣超指出,“近在眼前的全球升温正是‘因我所致’,气候是全民的,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然而,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仍有所欠缺,浪费现象随处可见,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大排量车子依然热销。潘家华感叹道,“目前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太过‘奢侈化’,讲究‘炫富’。为什么不能‘炫绿色’呢?所有的生产都是围绕消费而来,没有消费,就不会有生产。我们必须用消费‘倒逼’生产。如果大家不在高耗能的行业消费,不买碳排放量高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产量就会下降,低碳经济自然能实现。”
今年6月,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曾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我国公众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看法。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不知道这次会议,但是对气候变化表示关心。自然之友公众行动中心低碳家庭实验室项目主任王媛指出,“这说明大家对环境
问题的关注是被动的。由于缺乏环境教育,一部分民众觉得环保是政府的责任,意识不到个人行为能够对环境产生多大影响。”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秘书长胡敏表示,人们对低碳等词汇并不陌生,但想让老百姓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行合一”,需要有科学的宣传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如果城市的规划建设适合步行和骑行,人们就会减少机动车短距离出行。”
“
碳足迹计算器”可算出每个人的排放量“就像走路会留下脚印,我们的一举一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给地球留下足迹。”王媛说。
碳足迹,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不少企业和环保组织开发了计算碳足迹的程序,并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用户互动,呼吁大家分享自己的碳足迹,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
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了碳足迹计算器的APP。公司网络项目经理欧阳康表示, APP每年新增用户达2000至3000人。用户可以将碳足迹分享到微博和微信,网页版的计算器还能看到所有使用者的碳足迹排行。公司在碳足迹计算器的基础上,还对生态足迹和水足迹进行研发,制作出综合各类“足迹”的二代多功能计算器。
“我们与中国绿色
碳汇基金会合作,将在月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对二代计算器进行推广。目前公众对碳足迹的关注度以及用户活跃度还不算特别高,我们希望借此契机,让更多人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欧阳康说。
寓意“阻止碳足迹”的碳阻迹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碳排放管理的软件及咨询服务提供商。创始人晏路辉说,“要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减少碳足迹,就需要专业、有趣的工具来支持。”公司从2011年开始做碳足迹计算器,至今累计用户量已近百万。
记者打开一个碳足迹计算器的页面,输入个人情况,马上了解了自己的碳足迹。例如,用电100度、用煤气100立方米、乘飞机飞行1000公里,分别相当于排放了96千克、71千克、139千克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