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欧盟对自身在气候变化领域做出的努力津津乐道,特别是其 2005 年建立的欧洲气候交易所和 “
碳排放交易体系”。这种交易体系是怎么回事?到底在交易什么东西呢?
碳排放交易:交易什么
在这个体系内,交易的是 “排放配额”(Allowance)。即根据各国产业分布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不同能源和工业部门(如
钢铁、发电等产业)的年度排放配额。相关企业根据前一年排放情况可以从欧盟获得或购买配额,年终结算,排放超标的企业不得不去
市场购买其他企业未使用的配额,买不到就要按配额单位(EAU, EU Allowance Unit)缴纳罚款。
总体配额数量逐年减少,以配额欧盟逐步实现
减排目标。配额仅限当年使用,不得累计到第二年,多余配额只能当年卖掉。交易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欧盟不干预,只利用商业竞争法约束市场秩序。
这套体系实际上是学习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二氧化硫交易体系,其基本逻辑是通过市场方式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成本,促使资本流向技术革新,与行政指令性减排相比,这种方式造成的产业损失和政府投资大为降低。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市场为主,在产业改造中追求合理的性加比,提高企业运用环保技术的积极性。通过市场决定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价格,实际上是利用市场推动主要排放产业做选择:不进行产业改革,无法达到减排目标,将被迫去市场购买配额;购买者增多价格必然推高,这将迫使企业采取技术革新。
配额市场价格变化将自主控制产业环保技术升级过程,也为欧盟制定减排目标提供可靠依据:市场价格过低时,下一年度就应大幅缩减配额;反之则适当减缓配额降低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