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碳市场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力争全国碳市场领头羊

2015-12-5 10:50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6月,我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在深圳启动;之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湖北、重庆陆续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截至今年10月30日,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2371万吨,交易总额5.7亿元。二级市场交易量、交易额等多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其中,累计日均成交量5.1万吨,占全国60.5%。

真正市场化,让企业吃到“苦头”尝到“甜头”

去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市。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抢得了碳交易首单。“从开市至今,公司碳交易额达3334万元,实现收益57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闵俊华说。

根据对一年耗能6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碳排放盘查结果,湖北把138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

“既然是‘交易’,就要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交易中心总经理刘汉武说,过去,节能减排常常是以行政命令手段解决,导致企业积极性不足。交易中心在成立之初,就把真正发挥市场作用当作核心目标。

图表数据为2015年1月1日到11月30日

2014年,湖北碳排放配额总量为3.24亿吨,包括年度初始配额、政府预留配额以及新增预留配额。年度初始配额就是所有纳入企业初始配额之和,新增预留配额是指根据企业新增产能和产量变化确定的配额。

“与其他试点地区不同的是,湖北预留出了配额总额的8%,防止履约期前企业竞相购买配额而导致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刘汉武说。

根据《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年度初始配额通过注册登记系统,一次性发放给企业;次年履约期前,在完成企业碳排放核查后,核定并发放企业新增配额。

“价格是最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在履约期前,配额不足企业往往需要高价购买排放配额。这倒逼无法履约企业下决心节能减排,同时也让按时履约企业获得高价收益,从而更有动力降低能耗以及排放。”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认为,只有让纳入配额管理企业或者吃到“苦头”,或者尝到“甜头”,碳交易才能真正起到调控排放的作用。

碳市场与其他减排方式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价格手段。如果没有价格变化,不如直接采取缴纳碳税或者以行政命令来控排。”齐绍洲告诉记者,只有通过交易产生价格信号,才能由此促使企业以最低代价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没有交易,就无所谓市场。建碳市场,就要发挥市场功能。

闵俊华表示,只有企业真正从碳交易中获得了实惠,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

至2014年年底,共有50家企业累计投入47.7亿元用于节能降碳,节能改造投资比2013年增长38%。

“节能技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碳排放量,企业也通过碳交易直接获取减排收益近1.1亿元,碳市场的减排激励机制初步形成。”刘汉武说。

去年,138家企业排放总量为2.36亿吨,排放量同比下降3.14%。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