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雾霾:千万吨化肥飘荡在空气里?

2015-12-8 14:51 来源: 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黄光锐

铵盐雾霾是否构成健康威胁?


虽然在化肥产业的地位已被尿素以及更加“高级”的复合肥所取代,但硫酸铵与硝酸铵毕竟作为化肥被广泛地使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肥效如何是旁的事,起码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位农民兄弟因为吸入或吞服硝铵硫铵而中毒送医院。理论上的安全性,是有长期大规模实践佐证的。

现在,大量的硫酸铵与硝酸铵以雾霾的形式飘荡在大气里,动不动就连跟帝都魔都等等地方的人民来作伴。了解了雾霾的基本成分之后,问题就是:除了下雨之后给作物花坛草坪免费施肥之外,以铵盐为基本成分的雾霾是否构成健康威胁?倘若是构成的话,是多大的威胁,又是什么性质的威胁?

这个问题本人并非该领域的专家,也不敢妄下断语,但就目前而言我个人敢说的一个谨慎的意见是:是健康威胁,但是很可能相比未经中和的酸性雾霾,“杀伤力”是较小的。

这是因为酸性雾霾,比如伦敦版还有洛城版的雾霾,其“主体”成分就是对人体构成巨大杀伤的酸雾。而国内这个铵盐版雾霾,主体成分是对人体至少没有直接毒副作用的化肥。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铵盐雾霾就没有健康威胁问题?肯定不是。因为在铵盐颗粒形成后,很多类各种各样的物质还有微生物会迅速附着上去,它们随铵盐颗粒入肺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现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所以,这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去探究。但是,不管怎样,知道了这中国式雾霾的主体成分是铵盐之后我还是有松口气的感觉。

我反正是觉得,倘若没有那些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氨气,或许在2013的那场大雾霾里,很多帝都居民早就进了ICU,很多甚至是没法活着出来吧……

然则,多走一步,却又是不寒而栗……

如上所述,目下而言,走运的是国内特别是华北地区的酸碱类污染气体是基本平衡的。燃煤汽油柴油等等化石燃料放出的酸性污染气体与作为“大气当中唯一的碱性气体”的氨气得以相互中和,转化为了中性的铵盐。倘若不得不在酸性雾霾、碱性雾霾与中性的铵盐雾霾之间三选一,那么毫无疑问中性的铵盐雾霾是数害相比取其轻。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谁也不知道那么多的氨是从哪来的。我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意味着在无知状态下破坏这些“氨源”的风险。

在这个状况下,华北地区的巨大风险,不是硫系硝系酸性污染的增加(已是加无可加了),也不是氨污染的增加(由于是弱碱配强酸,氨稍微多一些并不是坏事),而是氨排放出现突然而大量的减少!

可以设想一下,倘若酸碱平衡在瞬间被打破,帝都首当其冲被笼罩在一片酸雾之下,最严重的状况出现的话,每一口呼吸的空气都会把人呛得咳嗽,刮一阵风过来就会让人睁不开眼,天上掉下来的雨滴可以把皮肤烫出坑!那样的局面倘若出现的话,其严重后果不亚于一场化学武器袭击,是不折不扣的人道主义灾难!
行文至此貌似都够拍一部比后天更震撼的大片了.....

最后再说一句,倘若静静童鞋把这些搞明白搞透,放进穹顶之下里,效果如何?会比实际出来的更有轰动效果,还不会遭到伪科普的指责。可惜,不务正业啊,压根就没把作为科普工作基础的science吃透学明白研究到家。

文章来源:黄光锐新浪博客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