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的发展趋势如何您知道吗?

2016-1-14 14:17 来源: 能源圈

“十三五”期间及2020-2030年中国能源经济展望


(一)煤、油、气的消费走势

在能源“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煤炭消费量有可能在“十三五”内达到峰值,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中国煤炭的能源需求占比在2014年已降到66%,2017年将可能下降到62%左右,2020年有望继续下降到58%-60%。此外,郝宇团队使用面板数据,在考虑煤炭消费的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预计,在基准情景(新常态的经济增速)下,中国煤炭消费量将会在2019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逐年下降。

石油需求占比下降,对外依存度基本稳定。2015年石油需求增长1.8%,达到5.2亿吨。预计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石油需求量温和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1.7%左右,到2020年石油需求将达到5.65亿吨。2015年,中国石油的能源需求占比为18.8%,2020年将下降至17.6%。考虑到石油进口的稳定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有望稳定在58%-62%之间,并可能一直保持该比重至2030年。

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油气比得以优化,并且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达到2300亿立方米左右。预期到2020年前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天然气需求占比从2014年的6%左右攀升至10%以上,到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1-13%。由于中俄天然气采购协议等外购天然气合同保障了相对稳定的天然气进口量,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有望稳定在35%-38%之间。2015年、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占能源需求总量分别为6.5%和10.1%。2020年油气比为1∶0.6左右。

(二)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需求的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将持续显著增长。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速为16%左右,达到3.8亿吨标准煤。2015年可再生能源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将达到4亿吨标准煤左右。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将继续提升至5.5-5.8亿吨标准煤,占中国能源需求总量的11-13%。

非化石能源需求占比将超越石油。根据初步计算,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包括地热取暖和生物燃料)需求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12%,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至14%-16%左右,与石油需求占比差距缩小。

(三)2020-2030年中国能源经济展望

第一,关于煤、油、气的消费走势。

在新常态的经济增速下,中国煤炭消费量在达到峰值之后逐年下降,石油需求增长缓慢,天然气占比稳定提高。预计2030年中国煤炭的需求占比有望下降到50%左右。2020-2030年间中国石油供需基本以1%-2%的速度增长,石油需求占比稳中有降。2020年至2030年中国天然气供需增长率降到5%左右。203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占能源需求总量比重将达到12%。2030年油气比为1∶0.7左右。总的来说,石油占比下降,天然气占比上升,油气比趋于合理,是未来油气能源结构变化的大趋势。

第二,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需求的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将持续显著增长。在可再生能源中,非水现代可再生能源需求将大幅增长。2025年和203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继续分别提高到6亿吨标准煤和8亿吨标准煤左右。水能在可再生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将由2013年的68%左右降至2030年的50%以下。

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由2015年的12%上升到21%。其中,核能5.0%,水能10.0%,生物质能1.1%,其他可再生能源4.9%。

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程度显著提升。预计到2030年,以速生碳汇草捕碳固碳技术、热电联产、太阳能纳米储能、光热发电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有望使得中国能源高效清洁程度大幅提升。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