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学者提出,各国政府不应放弃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因为这是全球能够以负担得起的成本,大幅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最现实的途径。
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指的是将大型污染点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
运输至存储地点,以防止其进入大气层。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一度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但近几年却不再被公共和私人部门出资者青睐。对此,英国剑桥大学技术
政策高级讲师大卫·迈克尔·莱纳(David Michael Reiner)近日在《自然·能源》(NatureEnergy)期刊发文表示,人们只能通过建设和测试大规模示范项目,来了解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哪些方面有效、哪些方面存在缺陷,如果各国现在就放弃该技术,相当于抛弃了未来低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常常是
化工、
钢铁、
水泥等污染行业
减排的最可行手段,特别是在电池技术取得突破之前,它仍将是工业绿色化的主要途径。
莱纳认为,碳捕获与封存项目受冷落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与太阳能或风能示范项目不同,考虑到商业性发电站的规模以及确定二氧化碳存储地质条件的需求,碳捕获与封存示范项目必须是大规模的,一个项目就会耗资10亿美元左右,这对金融危机后十分紧张的政府预算而言是一笔巨大开支。而碳捕获与封存项目资金几乎只能来自于政府。
第二,2008年之前,各国聚焦于制定各自的碳捕获与封存示范项目组合,而非通过合作制定全球性组合;2005—2009年间资助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热潮中,各国独立地启动了各自的项目,其中只有少数被保留至今。
莱纳表示,“碳捕获与封存不是一种单一技术,而是一整套技术组合。”建立全球性碳捕获与封存示范项目组合有助于各国相互学习借鉴,降低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风险;如果没有这样的尝试,很难想象国际社会能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