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解决环境
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我国清洁生产理念始于上世纪70年代,
陕西省作为最早参与实施清洁生产的省份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3年~2015年,陕西省累计完成72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年产生经济效益62081.31万元,年减少废水排放291.55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680.35吨、削减二氧化硫6704.65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636.5005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这既给清洁生产带来新的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
新常态下清洁生产面临机遇和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清洁生产面临以下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新《环境保护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法律
法规的出台体现了保护环境的国家意志。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发展机遇。
严格的排放标准倒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环境执法力度必将加大,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趋严,企业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将成为必然选择。企业面临严格的环境执法和高额的环境违法成本,这将倒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升级转型。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清洁生产发展带来契机。“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挑战,加快发展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呼声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为清洁生产带来技术创新的机遇、巨大的潜在
市场和资本保障。
新的工业革命为工业清洁生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中国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一步步逼近工业4.0,中国企业要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能有效服务于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为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供重要着力点。同时,互联网发展态势迅猛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升级、推广提供重要帮助。
绿色金融渐趋活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新潮流。
节能环保领域持续投入是清洁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盈利机制逐步健全可使节能环保领域吸引力增强。绿色金融方兴未艾,环保投资成为热点,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