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力企业是怎么玩转电力改革的?

2016-2-15 19:17 来源: 能源杂志 |作者: 范珊珊

一年前,德国最大的能源集团E.ON(意昂)集团总裁约翰内斯·泰森(Johnannes Teyssen)在柏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集团连年亏损的核心业务时,语调意外的平静:“说真的,我不知道,靠传统能源还能赚多久的钱。”

德国电力企业是怎么玩转电力改革的?


作为德国最大的能源集团,意昂正在经历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大一次的亏损阵痛,而这一次让泰森难堪的,是这个电力巨无霸最为引以为傲的传统能源业务板块,也是数年来意昂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板块。

无独有偶,德国另一家电力巨头RWE(莱茵集团)正在遭遇同样的境地。据2014年财富500强排行榜,莱茵集团在亏损最严重的50家企业中排名第九。财报显示,2014年莱茵集团利润增长率降低了309.89%,亏损35.22亿美元,资产总额也下跌3.87%。

作为德国最大的两家能源集团,意昂和莱茵在传统电源板块的亏损让他们不得不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

2014年年底,意昂宣布了公司有史以来最激进的一项举措:未来两年内公司将“一分为二”,一个是传统能源业务,另一个是新能源业务,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各自为政”。传统能源业务包括其遍布欧洲特别是俄罗斯的核电站、火电厂、石油、天然气勘探生产项目以及能源交易业务。这些业务将从意昂剥离出来,作为新公司Uniper的业务打包上市。留在未来意昂的将是以风能和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业务、配电网和配气网、电力和天然气销售,以及客户方案等业务。预计未来意昂的员工数为4万左右,而Uniper的员工数为2万左右。

也就是意昂宣布拆分的一年后,去年底,RWE也和自己的竞争对手意昂集团一样,宣布将其可再生能源、电网以及零售业务打包进一家新公司,而传统能源业务包括核电业务也都将保留在原公司。

在德国绿色转型和电力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电力公司深刻体会到了转型的阵痛,都试图通过将传统能源业务剥离来进行自我救赎。而和加速绿色转型进程一样紧迫的是,在德国一个更为成熟和适应绿色能源结构的电力市场正在悄然建立,传统电力公司如何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利润点。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