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适应,更要低碳
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任国玉指出,从农业上来说,春季变暖拉长了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有利于玉米、水稻的生长,但也增加了病虫灾害的风险。从人类健康角度来看,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会更加适应温暖的春天,但是,春季变暖也可能激活某些新病毒,助长禽流感的肆虐,诱发呼吸道疾病、过敏疾病等。
尽管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很难评估,但任国玉认为,在短期内,人类和很多动植物还是很难适应这一剧烈的气候变化,尤其是还可能伴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和灾害的加重。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除了要积极适应,牢记“春捂”,不过早脱掉厚衣服,注意防病保健之外,还需要改变自己。比如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还要主动传播气象知识,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践行低碳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少开车、多乘坐公共
交通或骑自行车出行。▲(生命时报记者 谭卓曌)
原标题:气候变暖让春天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