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委气候(2014)63号)],开展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加快建立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控,为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开展
碳排放权交易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015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建设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发改气候[2015]1024号),通知中明确提出重点针对
电力(发电、电网)、
钢铁、
有色(电解铝、平板
玻璃)、
建材(
水泥、平板玻璃、
陶瓷)、
化工、
航空等六大行业的企业,安排
第三方核查机构对数据进行核查,2011—2014年任一年度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的独立法人企业均要纳入到报送范围。
本文将对平板玻璃行业的核算方法进行分析,一个是为了给企业指导如何进行碳排放量核算,做到企业自己心中有数,二是让企业了解碳核查需要提供那种类别的数据,提前做好准备,三是提高企业的
碳资产管理意识,为将来融入全国
碳市场打好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国平板玻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方法主要流程如下:
1.确定核算边界
企业主要核算和报告其生产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系统包括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化验、机修、库房、
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的单位(如食堂、浴室等)。职工宿舍等生活耗能可以不纳入到核算范围内。
如果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还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放,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一并核算和报告。如果没有相关的核算方法,就只核算这些产品生产活动中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排放。
2.识别排放源
主要指企业中用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如锅炉、煅烧炉、窑炉、熔炉、内燃机等)、厂内所有用电设施。
3.收集活动水平数据
依据步骤2确定的排放源确定了所要收集的活动数据,如柴油、煤炭、燃气及电力等购买凭证。
4.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
柴油、煤炭、燃气的排放因子可以利用各燃料的排放因子计算,企业可选择采用本指南提供的化石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数据,如附录表1所示。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开展实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也可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选择实测,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等相关标准。电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应根据企业生产地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暂按0.11 tCO2/GJ计,未来应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进行更新。
5.分别计算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工业过程排放量及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
l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在平板玻璃生产中,用于玻璃熔窑的燃料品种,主要有实物煤(煤粉)、天然气、重油、煤焦油、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石油焦等。在辅助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主要有柴油和汽油。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1)计算。
E燃烧= (1)
式中:
E燃烧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i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I 为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l原料配料中碳粉氧化的排放
配料中所加入的碳粉全部氧化生成CO2。活动水平数据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碳粉的投入量和碳粉的含碳量,取企业计量的数据,单位为吨(t)。碳粉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按公式(3)计算。
E工艺1 = Qc ×Cc ×44/12 (3)
式中:
E工艺1为核算和报告期内碳粉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Qc为原料配料中碳粉消耗量,单位为吨(t);
Cc为碳粉含碳量的加权平均值,单位为%,如缺少测量数据,可按照100%计算;
44/12为二氧化碳与碳的数量换算。
原料分解产生的排放
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中的石灰石、白云石、纯碱等碳酸盐在高温熔融状态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按公式(4)计算。
E工艺2 =(4)
E工艺2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M_i为消耗的碳酸盐i的重量,单位为吨(t);
为第i种碳酸盐特定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CO2/吨(tCO2/t);
F_i为第i种碳酸盐的煅烧比例,单位为%;如缺少测量数据,可按照100%计算;
i为碳酸盐的种类。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原材料的消耗量,按照生产操作记录的数据;碳酸盐的煅烧比例,可采用企业测量的数据,也可以取100%; 排放因子可采用指南提供的数值。
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
企业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E电和热= AD电力+AD热力+EF电力+EF热力(5)
式中:
E电和热为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电力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AD热力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热量,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电力为电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兆瓦时(tCO2/MWh);
EF热力为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
汇总计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平板玻璃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企业边界内所有生产系统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以及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5)计算。
E = E燃烧 + E原材料 + E过程 + E电和热(5)
式中:
E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燃烧为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原材料为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过程为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电和热为企业净购入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在确定企业的排放量后,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好排放数据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1)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分别选定合适的核算方法,形成文件并存档;
2)建立健全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台账记录。
3)建立健全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参数的监测计划。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第五部分所提供的方法和频率,监测白云石原料的平均纯度,该参数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较大。
4)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5)文档的管理规范,保存、维护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文件和有关的数据资料。
最后,希望此文能给平板玻璃行业的企业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能在碳市场建设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