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6年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明确提到,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永清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环境保护将以效果作为标准来进行考核,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到监督环境保护的考核中,这是“报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大亮点。“这显示了政府的决心,也看出了政府的压力,对环保产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但需要以
市场为主,政府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
最大亮点:指标考核跨到效果考核
2015年全国环保部门全力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全国空气质量总体趋好。去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3.1%、3.6%、5.8%、10.9%,“十二五”
减排目标超额完成。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但目前的环境状况与老百姓的要求和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直言不讳。
2016年国家将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
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优良天数比率超80%”被刘正军看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他解释说,环境保护原来定的指标都是减多少量,今年却具体说到了效果。这对于所有受空气污染困扰的老百姓而言是一好事。“这种效果考核具有约束性,说明政府把自己放在了老百姓舆论监督之下,这也可以看出政府的压力非常之大。”
“目前,中央在治理环境方面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
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王小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标非常明确,可以看到国家“十三五”期间在环保领域的决心。“这对于从事环保业务的企业而言,确确实实既是利好又是挑战。”
“为实现这一目标,其难度特别大,不是一般的大。”刘正军从业内人士角度这样评价道。
王小康告诉记者,“不做这行不知道,有些数据下降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投入,每一组数据的取得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国的经济总量太大,人口也非常庞大,这是现实。所以这种情况下,这是巨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