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施策让百姓切实增加幸福感
安康突出产业发展促脱贫、移民搬迁斩穷根、综合施策补短板,“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由100.5万人减少到58.17万人。但经过精准识别,因病致贫的占总贫困人口的1/3,其中风湿病、尘肺病、精神性疾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占因病致贫人口的六成。这些贫困患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已经成为影响贫困山区2020年全部稳定脱贫的重要制约因素。
郭青专门就“加强贫困群众中慢性病患者医疗救助”
问题写出书面建议:对于以门诊治疗为主的贫困慢性病患者,提高报销门诊药费比例;住院治疗的,在享受新农合、城镇医保、民政救助等医疗费用补助后仍无力承担费用的,再次给予补助;无任何收入来源的,应加大兜底力度。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康市常年在外打工人数超过60万,“打工经济”一度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开始,安康实施“就地城镇化”,招商引进了“长三角”“珠三角”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有10%左右的农民工返回实现就近就业增收。郭青说,现在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把以人为本根植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植到产业和就业中,让群众能够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让每一个家庭和和睦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