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标准化手段满足消费需,引领绿色消费
马林聪院长介绍,近年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着手开展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研究工作,初步建立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制度体系、方法体系、标准体系以及工业基础材料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和评价工具,支撑工信部开展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工作,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引领绿色消费趋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林翎院长介绍,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出发,统筹考虑原材料选取、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产品质量、健康安全等属性,兼顾
节能、环保、节水、循环、低碳、再生等方面,选取对人们身体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大、与产品质量性能密切相关的典型指标,作为评价产品绿色程度的指标,同时兼顾对生产企业提出一些管理要求,并考虑未来与国际标准接轨,借鉴欧盟正在建立的产品环境足迹评价方法,采用量化评价指标与生态评价报告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统一、全面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遴选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模式采用自我声明的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负担,并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的理念,利用后
市场监管的方式对获得绿色标识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为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中国质量报、中国工业报等16家有关协会、研究机构、基金会和媒体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工业绿色产品推进联盟。
联盟设立目的在于加快绿色产品标准供给,推动绿色产品评价,引领绿色消费。
据了解,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授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依据工信部批复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试点实施方案》和绿色(生态)设计产品评价系列国家标准,在企业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经材料审核及必要的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形成了覆盖4类产品、7家企业、11种产品的首批绿色设计产品名录,进入名录的产品可按照GB/T 32162《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国家标准的要求粘贴绿色标识。